004 變裝災厄(第4/11頁)

“你還是個有道義的賊了?”老羅撇了撇嘴。

“我說過,我也有強迫症,你看,會見當事人的時候,超過半個小時,我就不舒服。”我微微一笑,“陳先生,希望你沒跟我們撒謊,你今天說的所有東西,我們回去都會核實的。”

有這樣一類盜竊行為,嫌疑人盜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錢財,甚至沒有特定的目的。其盜竊的對象也並不確定,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更有可能是自己家裏人。對於盜竊所得的物品,或收藏,或隨手遺棄,甚至有時候還會物歸原主。

心理學上將這類盜竊行為稱為偷竊癖,是一種特殊的變態心理行為,其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但普遍離不開焦慮、抑郁和強迫症。

患者需要通過這種行為來舒緩自身所承受的壓力。

陳明傑是大學副教授,月收入上萬,經濟上並不存在困難,但正處於晉升教授的關鍵時期。結合他的供述和剛剛的表現,我判斷,他就是一個偷竊癖患者。

“這個陳明傑,肯定不是兇手。”一上車,我就說道。

“得,又來了!”老羅白了我一眼,“老簡,查明事實前,別把話說滿,小心遭雷劈。”

“平時叫你多讀書,你就不聽,沒聽過微反應嗎?”我也翻了個白眼,說,“我仔細觀察了陳明傑的表情,他在交代那些事的時候,臉上以回憶的微表情為主,沒出現說謊的跡象。”

“那玩意兒你也信?你又不是微表情專家,單憑瞬間反應判斷,不準吧?”老羅微微皺眉。

“所以為了證實我的判斷,我還特意把他敘述的內容打亂又問了一遍。”我微微一笑,“我對微表情的判斷可能會出錯,但是如果他撒謊,對一件事的敘述從頭到尾可能沒問題,如果打亂他預設好的順序,他就很容易出錯了。

“可你也看到了,不管我怎麽問,陳明傑的回答都和之前說的一樣,思考的時間也很短。最重要的,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長時間和我對視過。撒謊的人都會一直盯著對方,判斷自己接下來該怎麽說。”

老羅駕駛著車快速切入了另一條車道說:“我說你今天怎麽跟個神經病似的,翻來覆去問個沒完沒了的,我聽著都快煩死了。”

“沒辦法,這案子,檢察院那邊的工作做得挺紮實的,我得先確認陳明傑有沒有撒謊,才敢說這案子我們到底是大搞還是常規辯護。你慢點,”眼看著前方的路口變成了黃燈,老羅卻開始加速,我連忙喊道,“安全第一!”

“要相信哥的車技!”在紅燈亮起前的最後一秒,老羅成功穿過了路口,不無得意地說道,“那現在確認了,這案子,你是要大搞一把?”

“對!”我點了點頭,“我判斷他只是個偷竊癖患者,偷竊癖這東西,就是以偷竊發泄情緒,獲取愉悅的一種行為,殺人,不太可能。”我微微搖了搖頭,說,“和靜約個時間,接下來,我們需要她幫忙。”

這個看起來鐵證如山的案子,在我眼裏不說漏洞百出但也差不多。因為已經認定陳明傑不是殺害付大偉的兇手,卷宗裏很多不是疑點的疑點,此刻都成了我重點關注的對象。

首先就是警方在付大偉的房間裏搜查出了大量女性用品,包括服裝、飾品、鞋襪、假發和內衣,只有少量男式服裝及生活用品。這與被害人付大偉的身份性別不符。但警方並沒有查明與付大偉同住的這名女性的身份。

警方表示,既然付大偉身亡時身穿女性服裝,那麽付大偉本人可能有異裝癖,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麽女人。

不過現在,這個神秘的女人是否存在對洗刷陳明傑的嫌疑就至關重要了。

在警方的調查筆錄裏,房東曾表示付大偉有使用手機,但對付大偉的職業表述模糊,以無業描述,經濟來源不明。那個年代,手機雖然不是什麽稀罕物,但也沒有像現在這麽普遍,一般人還是承擔不起高昂的費用的。同時,查明付大偉的銀行賬戶裏,存款大概有五萬元,這在當時已經算是一筆巨款。

這筆錢從何而來,警方沒有查明。付大偉是否可能參與了某種犯罪行為,因分贓不均或內部矛盾被人殺害?警方沒有排除這個疑點。

只不過陳明傑的犯罪證據確鑿,警方便將這個疑點束之高閣了。

案發後,被害人付大偉的手機沒有被找到,推斷手機是被兇手拿走的。兇手拿走手機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銷贓,但陳明傑否認拿走了被害人的手機,警方圍繞陳明傑的銷贓網絡進行了調查,這些人表示最近沒有收到陳明傑送來的手機;二是手機裏保存有兇手的重要線索,很有可能,在殺害付大偉之前,兇手通過手機與付大偉聯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