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裁縫(第2/8頁)

深更半夜,一個年逾八十的瘦小老人,竟然面帶笑容穿著女式旗袍站在夜視鏡頭前,從他換好衣服就走到離鏡頭很近的地方站著,笑容沒有停止,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正常人不要說不眨眼睛,就連這麽長時間保持這樣的笑容,恐怕也早就面部肌肉抽搐了。然後一站就是差不多2個小時,才用一種比較媚氣的姿勢倒退著走回衣櫃前,把衣服脫下放回原處,然後再穿上自己的睡衣,重新回到床沿,這才回過頭去不再望向鏡頭,呆坐了幾分鐘,就鉆回被窩裏繼續睡覺。接下來的一切就跟起初的樣子一模一樣了,沒有異常,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關衣櫃門沒有關緊的原因,在片子快要結束的時候,那個衣櫃門自己彈開了。

如果拿到我當下來看那個錄像,我會覺得這一切和有個叫《鬼影實錄》的偽紀錄片很相似,不過在那一年,我還沒有看過那個電影,所以我覺得看完有種說不出的壓抑感。按照我過往的經驗,如果真是鬼作怪的話,那麽攝影機在那裏拍了一整個晚上,應該是可以拍到鬼的蹤跡的。所以就行為來說,吳老先生那一晚的行為看上去更像是在夢遊,但是夢遊的方式有大大超過了一個正常人的行為範圍,別的不說就是那連續幾個小時的面部表情保持笑容,恐怕是誰都堅持不了的。

收好錄影機以後,我突然覺得有點不知道從何說起,整個片子給我的疑點無非就是這幾個,一是老人自己使力坐了起來,二是面向鏡頭那詭異的微笑,三是倒退著還能準確無誤的走路拿東西和穿衣,四就是那件女式的旗袍。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那個衣櫃門自動打開也算是很奇怪,但畢竟那是可以有假設的可能性的。這幾點看來,最讓我覺得有可能切入的,還是那件離奇的旗袍。因為按我之前從我朋友和吳老先生孫子口中了解的情況,吳老先生雖然是個裁縫出身,但是他的老伴很多年以前就已經去世了,之後他並沒有續弦,而且就算是他的旗袍是做給自己當初的老伴的,他老伴去世的時候應該也不會是能夠穿下那件旗袍的體型,吳老先生之所以穿得下,是因為他本身個子比較精瘦矮小,且穿上之後都顯得非常緊繃繃的。莫非那件旗袍是他做給自己穿的?或者是他本身有很嚴重的異裝癖,或是上帝裝錯了靈魂,他一個老男人的內心裏竟然住著一個年輕的少女?我很快否認了自己這齷齪的想法,因為還有微笑和走路方式的佐證,使得這一切看上去,的確是非常怪異,但我並不能因此就判斷是靈異事件,於是我開口問吳老先生,能不能跟我講講那件旗袍的來歷,讓我也試著分析分析。於是吳老先生跟我講述了他傳奇的一生。

他說他生於民國12年,也就是1923年,小時候家裏窮,沒念過什麽書,自己的父親粗略教會了他識字,在他14歲的時候,也就是1937年侵華戰爭開始的時候,重慶還算是一片太平,但是因為14歲在當時算是大孩子了,吃飯什麽的都開始按成人的量來計算,於是家裏開始覺得他會給家庭造成一些負擔,就拜托熟人的關系,把他送到一個姓周的布店老板那兒當學徒。周老板開的雖然是布店,但是自己的手藝卻是個裁縫,因為自己一個人分身乏術,也就只能單純只賣布料,所以吳老先生拜師在他那裏,如果把他給帶成了材,那麽自己的布料店除了能夠賣布之外,還能夠做成衣,這樣一來生意會好很多,所以周老板也就欣然收下了當時的吳老先生。吳老先生也算是很有天賦,幾年下來,師傅的手藝都學到了,於是他提出出師,繼而就在師傅的布料行裏,占用了一個小角落,擺上了一個裁縫攤位。漸漸的,店裏的生意越做越好,大家對店裏的布料和裁縫的手藝都非常誇贊。周老板也感激這些年吳老先生給店裏帶來的大量收益,為了留住他,害怕他自立門戶,於是就跟吳老先生提出,要把自己的獨生女嫁給他。那一年吳老先生19歲了,當時19歲,也算是到了成家的年紀了,而且周老板早就知道吳老先生對自己女兒也算是情有獨鐘,既然兩小無猜,自己也就促成這樁美事,一來不怕成親以後吳老先生對自己女兒不好,二來也可以因此成為一家人,牢牢留住吳老先生。19歲的吳老先生心智也成熟了,他自然明白周老板此舉的用意,不過也覺得是好事,也就欣然答應。在婚後沒過多久,時局發生了巨變,日本人開始斷斷續續的空襲重慶,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躲避炸彈的襲擊,生意慘淡了許多。漸漸的,來店裏賣布做衣服的都是些城裏有錢人了,除了有錢人,還有就是一些當時陪都軍官的夫人們。

吳老先生告訴我,那件旗袍就是一個軍官夫人來定做的,當時她買下了在那個年代很時髦,且和大多數老百姓穿的布料不一樣的帶小花紋的布料。要求做上一件旗袍,於是他花時間做好以後,就按照那個太太先前留下的地址給她送過去,卻發現已然是人去樓空,跟附近的人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太太的老公觸犯了軍法,已經被革職槍斃了,而這個太太也因此受到了牽連,現在不知死活,無蹤無影了。於是他把旗袍帶了回來,一直保存著,又等了很久,城裏被炸死的人越來越多,空襲警報整天都在響,生意快要做不下去的時候,周老板的布店裏,突然收到了一封信,拆開一看,卻是由當時的汪精衛政府給重慶各個行業精英寄來的“特赦令”,意思是只要你現在離開重慶,投誠南京政府,那麽可以給你在路上開綠燈,而且還給重新的安置費用。周老板和吳老先生都是普通的商賈,說大了天,也就是個比較富裕的百姓。他們對抗不來兩派政府的威脅,更無法抵抗天天在頭頂丟炸彈的日本飛機,於是思考幾日,對於愛不愛國這已經成了小事,他們還是決定關掉經營多年,已經在當時的重慶略有名氣的布料店和裁縫鋪,舉家逃往南京。他們倆都算是比較長情的人,臨走時,為了帶走一些這座城市最後的記憶,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在有生之年,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於是他們在臨走的時候,拿相機,拍下了一座被炸得人家都逃亡了,快成一座空城的當時的渝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