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老屋(第2/6頁)

姐夫看我進屋後又是拜拜,又是東找西找的,很不明白我在幹什麽,我跟他解釋了他也沒有很懂,我就索性懶得說了,我們倆洗完澡很快就先後睡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後,我們連早飯都沒吃,就被姐夫帶著我坐著一輛三輪摩托車去了當時他們海南觀光去的那個媽祖廟,這個廟其實叫做“天後宮”,天後也是很多地方尤其是閩南語系的地方,對媽祖的一種尊稱。海南雖然在中國的南端,但是如果要說起族群的話,都是屬於閩南語系的。因為海南在幾千年前,本來是一個荒島,當時在現在兩廣一帶的古百越人渡海到了海南,而分化出一支新的民族,叫做黎族,也就是現在海南島上主要的少數民族。整個中國特別是沿海的地方甚至包括台灣地區和南亞地區,都會不同程度的祭拜媽祖,使其為遠航的船工們在汪洋上成為一座燈塔,不讓他們迷路而消失在大海裏。而據稱海口市的這座天後宮始建於元朝時期,算得上是整個海南島歷史最為久遠的媽祖廟了。姐夫告訴我,當時他們來這裏觀光的時候,導遊告訴他們,這裏的天後宮,幾乎能夠代表整個海南媽祖文化了。雖然我沒有進去,但是從門口的地方路過,我就覺得這個地方雖然歷史悠久,可是漸漸也要跟很多同樣歷史悠久的地方一樣,被周圍的水泥叢林,無情的淹沒。

姐夫帶著我沿著天後宮門口的右側走了一段後,指著一間店鋪說就是這裏了。我擡頭一看,除去店名以外,右側還用小字寫著“轉運、招財、消災”。我不由得笑了,現在的這些紀念品商店,為了掙錢還真的什麽都敢喊啊。鉆進店裏,店老板一看見我們馬上就從櫃台裏走了出來了,然後到門口張望一番後,拉下了門口的卷簾門。我有點警覺,於是問他,你關門幹什麽,他說這裏平常生意不錯,要是來人了聽見我們談話可就不好了,我笑著說,你是把別人知道你店裏賣了晦氣東西,今後生意恐怕就沒這麽好了吧,他傻笑著說是是,然後招呼我們在一個小茶幾上坐著,自己開始給我們泡茶。

海南人愛喝茶,這我一直都知道。我甚至還聽說很多海南當地人,男人一早就出門,茶館買一壺茶,一坐就是一天,而女人卻都到莊稼裏幹活去了。也許是生活習慣吧,這我就不去評論什麽了,坐下喝了一口茶以後,我對店老板說,我是受這位先生的雇傭才來的,所以你不用隱瞞我什麽,你那佛珠的材料肯定又問題,你還是知道什麽都告訴我的好,這樣咱們才能不撕破臉皮把事情好好給解決了,否則我們倆幹嘛還要來一趟。

我先把話說得有點重,也就省去了很多無所謂的口水話。店主連連說是,說明他自己還是意識到這次問題比較嚴重,想必不止我們才因為佛珠的關系打電話找過他了。他告訴我們說,當天接到我們電話以後,他就立刻給當時這批木材原料的供貨商聯系了,也大致把情況說給了他,那個供貨商八成也是個正經生意人,於是就告訴了他這些木材的來源是哪裏,但是店主跟我們說,他現在也就是打聽到了材料的出處,對於那間老屋到底發生過什麽事,他卻不怎麽知道。我說那你把你目前知道的告訴我好了。他說,這根老房梁當時的材料還不止房梁,還有屋子的基柱,以及挑梁等,都是從同一個屋子拆下來的,那個屋子已經好幾十年沒人居住了,只是遇到政府的開發,於是那些老木屋,尤其是又臟又舊的、影響市容的,統統都得拆建,這種本來常年鎖上沒有人住的屋子,自然是第一批下手的對象。而當時的那個供貨商和拆遷隊的關系不錯,大概是給了點紅包,就把拆下來的老料給低價收購了,接著有擡高了一點價格,全部都賣給了他。

我打斷他問,你確定他的那批貨只賣給你一個人了?沒有拆分賣給別家嗎?他說是的,因為那個供貨商也是老熟人了。當時房子其他木材都不怎麽樣,就頂上的梁和門是比較好的材料,還在家裏找到點別的東西,例如玳瑁的茶杯之類的。我驚呼道,玳瑁可之值錢啊,你們要是能在屋裏找到玳瑁的東西,那這家屋的主人肯定很有錢啊!玳瑁在我看來,就是海龜殼上的那層半透明的角質層,屬於非常珍貴的賞玩物,這家人用玳瑁做茶杯,肯定也是個大戶人家。店主搖搖頭說,那這些他就不知道了,反正那座房子在當地還算很有名的,只是本來當地人不多,而且民風比較淳樸,對於這些老房子也沒我們內陸人那麽壞心腸得想去一探究竟,所以幾十年下來還是保護得比較好,就是本來有個大院圍著,大院門口聽說也有鐵門,所以也沒什麽人進得去,房子拆了以後,家裏找到的那些比較值錢的東西都被那個供貨商給拿走了,木材就統一給了這個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