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憂(第2/2頁)

但是有些人卻是想進入官場,但是除卻是科名很好的人,已經有一些進士無法做官,或者等待授官,要等上好幾年才行。

進士尚且如此,舉人就更不好說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科舉並不是越難越好的。

李秉想明白這一點,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他該怎麽說?

雖然這些吏員大多都是從學校出身的,但是這些從學校出身的吏員,與考科舉的有些差異,但是大體都是同一個群體。

但凡能考上科舉都不會去考學校。而在制定吏員章程的時候,朱祁鎮也沒有否定秀才舉人可以充當吏員的資格。

朱祁鎮一張嘴,明明是自己對社會的改革,但是說出來,就好像是為天下不第的士人找工作一般。李秉而今能說一個不字,出去之後,定然會被不知道多少人指著脊梁骨罵。

朱祁鎮這也算是做了一個分化。

畢竟真正大戶人家出身,即便是科舉不成,也不會想去做什麽吏員的,但是對於貧寒的士子,如果科舉不成,謀一個吏職,也足以養家糊口。真有才能未必不能從最底層做到內閣之中。

面對士大夫集團這個龐然大物,朱祁鎮也不好硬來,分化的手段,自然要用上了。

朱祁鎮語重心長地說道:“李卿,朕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問題,但也是為了大明的江山。”

李秉能混到這個地步,自然知道朱祁鎮那些話是真的那些話是假的。朱祁鎮所言科舉之事,或許不是假的,但是朱祁鎮變革之心,也同樣不是假的。

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來看,就有不同的利益關聯。

李秉雖然被朱祁鎮將一軍,而今不好辯駁,但是李秉如果真信了朱祁鎮的話,那才是見了鬼了。

只是而今已經失了一招,再加上他畢竟是臣,而朱祁鎮是君,他只能說道:“臣愚鈍,不明白陛下之深意。只是六十萬吏員,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他的政治理念一點也沒有動搖。

朱祁鎮也不在意。不過之前是李秉進攻,而今卻是朱祁鎮進攻了。

朱祁鎮說道:“李卿說的沒錯,全部改為吏員朝廷負擔太大,只是朕也是不得已,科舉出身的官員,看似掌控大權,但是對付胥吏之上,卻是很難下手,但是百姓最先接觸的從來不是官,而是這些胥吏。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李秉聽朱祁鎮此言竟然是在否定,官員不能有效的管理胥吏。這是在否定科舉出身官員的能力,也是在否定他作為吏部尚書的能力。似乎將所有的官員都貼上一個不合格的標簽。

李秉必須說話,他說道:“陛下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