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5/6頁)

不忍心讓她親眼看到他的死亡。

她就知道。

*

夜半,風聲漸起,大雨滂沱而至。

這般過了一夜,雨勢停落,整個京城被水洗過一遍,就連第二日拂曉時的天際,都比往日格外深邃。

今日乃是早朝大起的日子,溫辭安如例出門。

誰知一開門,就看見門口站著的人,她身側擺著一把傘,衣裳上沾滿了泥濘,也不知在此沾了多久,臉色蒼白的如同一張白紙。

“溫大人,你說過會幫我伸冤的對吧。”

沈絳看了他半晌,終於開口問道。

隔著一道院門,溫辭安望著眼前這個似乎如三月柳枝還要柔軟的姑娘,此刻她眼眸中迸發出一股叫決絕的神情。

皇宮門口。

應天門外的登聞鼓前,一個穿著白衣的少女,在眾目睽睽之下,敲響鼓。

一聲聲鼓錘,聲音悠遠,竟是要穿透一道道宮墻,去往此刻正站著滿朝文武的金鑾殿前。

終於看守登聞鼓的監察禦史出現,望向敲鼓少女,呵道:“你是何人?”

“民女沈絳,今日前來敲鼓,為我父沈作明擊鼓鳴冤。”

沈絳望向對方,聲音堅定。

此刻,金鑾殿上,一個身著緋衣的男子,從人群中緩緩出列,對著前方皇座之上的天威聖顏,鄭重一拜,朗聲道:“臣監察禦史溫辭安,有本奏。”

“所奏何事?”冠冕珠簾後的帝王,沉聲問道。

“仰天關一戰,我大晉兵敗如山,五萬將士血染沙場,馬革裹屍。先前臣收受訴狀,言明仰天關一戰,實則有冤。為告慰諸將士英靈,臣不敢怠慢,輾轉查證,多方收集證據,證實仰天關一戰確有內幕。”

此刻殿上已騷動不已。

直到溫辭安朗聲說:“此案牽扯甚廣,不僅涉及陜西府多位官員,更與魏王殿下有關。”

這一刻,滿殿嘩然。

宮墻外。

沈絳聽著監察禦史說:“你可知,凡擅敲登聞鼓者,杖三十。”

“民女知道。”沈絳淡然道。

*

謝珣醒來時,身邊並無人,他強撐著起身,卻發現枕邊似乎有一樣東西。待他伸手去拿,才發現竟是一封信。

待他打開,一眼認出沈絳字跡。

“三公子同鑒,見字如晤。三公子因我之顧,幾次三番,引發舊疾,險害性命,我心底之痛,無以贅訴。如今已拖累公子良多,我亦無以為報。此番為父伸冤,三公子已幫我甚多,余下我定當傾力而為。只盼著今日我區區此身,能化作微薄綿力,還將士之冤情清白。”

“如今朝堂爭鬥,累得邊關將士,令人深惡痛絕。公子雖只是推官,卻有淩雲之志,他日定能乘風直上,還這世間一片河清海晏。”

謝珣看著紙張的字跡,直到最後。

“此番前去,唯有一事,不得心安,便是三公子的身體。公子之疾,世間罕見。我從未見過,亦無從盡力。但我有一恩師,名號寒山先生。先生乃是世間高人,博聞強識,學識之淵博乃我平生所見。若是公子能尋得先生,或能求得一絲生機。如今我留下先生贈我印鑒,見此印便如見我。亦將尋找先生的線索留給公子,盼你能早日見到先生。”

清明進來時,就看見謝珣正捏著一張紙。

“公子,你醒了。”

見謝珣不說話,清明還好奇道:“公子,您看什麽呢?這麽入神。”

“這是阿絳留給我的絕筆信。”謝珣輕聲說。

她竟是將一切都跟他交代清楚了一樣。

感激他對她的幫助,祝福他的話語,甚至還有最後擔心他的這番話。

可是誰允許的!!

謝珣擡眸望著清明,居然又笑了起來,清明大駭,就聽他說:“她居然主動把尋找姚寒山的線索告訴了我。因為她擔心我的身體,想讓我找到姚寒山,讓他來救我。”

明明他那麽處心積慮,想要從她身上得到線索。

可如今這線索,是她親手,毫無怨言的奉送到他手中。

“沈絳。”謝珣喊著她的名字,掀開被子,就是往外走。

清明眼看著他赤腳出去,趕緊攔著:“公子,你的身體還未恢復,不能下床啊。”

“清明,她就要死了。我若是不去,她真的會死。”謝珣伸手拽住他的衣領,吼道:“去備車。”

清明還未轉身,就見晨暉急急進來。

他彎腰道:“殿下,沈姑娘去了應天門,敲了登聞鼓。”

清明啊地一聲驚呼。

本朝律法,敲登聞鼓伸冤者,一經敲鼓,帝王親自受理。

只是為了防止升鬥小民,隨意敲鼓,所以但凡敲鼓者,皆要杖打三十大板。

清明瞪大眼睛:“三十板子打下去,三姑娘還有命在?”

*

沈絳一開始還在數著,落在自己身上的板子。可是每一板子落下,她的身體就疼到顫抖,五臟六腑仿佛都要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