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7頁)

三娘連忙表態:“不妨事。”

謝青鶴坐在一邊靜靜地翻書,看樣子也不著急。

二郎忍不住問道:“師父,可是屋裏那傷者惹來的禍端?”

伏傳本來不想跟他們解釋這些事,身處底層的貧民百姓,哪裏懂得朝廷上的利益牽扯?若是提起他二人與粱安侯府結了梁子,這一家子老實人只怕要嚇壞。

如今二郎主動詢問,伏傳斟酌著說道:“他這事牽扯了幾個朝廷重臣,只怕會惹來麻煩。”

二郎還待再問,被三娘訓斥了一句。

伏傳就讓座在一邊,請謝青鶴開始授課。

謝青鶴絲毫沒有惹上麻煩的驚慌,也沒有因為要“搬家”帶來緊促,按部就班地將計劃中的課業講完,和往常一樣,還給布置了功課,說明日要檢查。

伏傳只好安慰大郎和二郎:“一切照舊。天塌下來也要做功課的。”

當天晚上,三娘就把行李都收拾好了。

大郎和二郎也在悄悄議論,二郎好奇逃亡背後的原因,想得天花亂墜,大郎則對外邊的世界充滿了憧憬,幻想自己遊走四方,成了一位受人景仰的名醫。

連陳老太都開始瘋狂納鞋底,為日後的逃亡路途做好準備。

只有謝青鶴伏傳按部就班地繼續過日子。

謝青鶴每日修行,講醫術。伏傳則接連約見了自己選定的弟子人選,招進院兒裏授導引術。

王寡婦、李瘸腿、溫瞎子……總共八個人都接到了伏傳的邀請,正式送了拜師禮,由三娘安排著,錯開時段到院裏來學藝。

負責授課的是三娘和二郎,伏傳只在一邊聽著,以防三娘和二郎說錯,把人教壞。

最基礎的東西沒有多復雜,導引術就是幾個動作,每天照著做。另有一些數息入定的功夫。

伏傳把這八個挑選過的“徒弟”都上門兜了一圈,七八天都過去了,連那受傷的官人都睜開眼能吃飯上茅廁了,居然還是沒有人找上門來!

“師父,那位閬大人,要咱們雇一輛車,送他去城南的清水園。”二郎前來回稟。

被救回來的“閬大人”脾氣極壞,睜開眼沒有感謝救命之恩,先把二郎臭罵了一頓。

因為二郎在給他擦身的時候,居然坐在了他睡榻的首位,而不是老老實實地跪在榻尾。看見二郎給他擦身的棉布,閬大人更是氣壞了,這種賤民用的粗布,你也敢拿來擦我金貴的身子?

二郎本能地覺得有哪裏不對。

可是,這位閬大人氣勢太大,他又習慣性地畏懼權貴,只得忍下這口氣,去找三娘換帕子。

三娘正在陪伏傳插花。

這時候春暖花開,自打伏傳將王寡婦送來的鮮花插瓶、得了謝青鶴的稱贊之後,伏傳就每天都插上兩只花瓶,一瓶放在靜室裏,一瓶放在茶桌上,日日不斷。

三娘自然也很向往各種雅事,誰不喜歡花團錦簇、置景美麗呢?便隨著伏傳學插瓶。

伏傳聽了就好笑,說:“你還給他換帕子?去把門鎖上,餓上兩頓就老實了。”

事實證明,閬大人氣焰極大,餓上兩頓不頂用。

一直餓到了第二天晚上,閬大人才服軟,敲窗戶找二郎說好話要飯吃。

大概是知道這家人不招惹,閬大人也不敢作威作福擺架子了,吃了飯之後,還和藹溫文地稱贊了二郎一遍,許諾回家之後會給二郎很多賞錢,央求二郎給他找輛車子,送他回家去。

伏傳想了想,說:“咱們這裏車子也進不來。讓他再養兩天,自己腿著回去吧。”

二郎已經有些厭煩這位閬大人了。

剛開始這人重傷昏睡的時候,他和大郎天天盼著人醒來,只怕睡著了會發熱流膿,死了過去。

何況,人再是做好事不求回報,總也期盼一句感謝。救人性命這麽大一件事,又是平生第一回 ,總也幻想過對方在蘇醒之後,會對自己千恩萬謝。哪曉得這貨醒了之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我救了你的命,怕你生褥瘡,還給你翻身擦拭,結果你嫌我屁股坐在了你的枕頭邊!

閉著眼睛的時候,倒是眉清目秀,安安靜靜,挺好看可愛的。睜開眼咋這麽煩人!

閬大人說要走,二郎也知道窄巷橫七豎八堆著雜物、鋪位,根本進不來馬車,他是寧可跟大郎一起把這人擡出去的。現在伏傳說要再養他兩天,二郎也不敢反駁,只好悶著頭出去。

又過了兩日。

謝青鶴出門打拳舒展筋骨,聽見閬大人在屋子裏找二郎抱怨。

沒多會兒,二郎就焦頭爛額地跑了出來,看見謝青鶴也吃了一驚,連忙施禮:“大師父。”

“他又怎麽了?”謝青鶴問。

二郎悻悻地說:“他說要吃小米,要吃羊肉,還要吃點茶。”

謝青鶴不禁失笑:“你就給他找?”

二郎搖頭道:“我叫他愛吃不吃。不吃躺下繼續睡覺,反正睡著了就不覺得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