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溺殺(14)(第4/7頁)

和前世有冼花雨祖師主持的寒江劍派境遇不同,這個時代的寒江劍派已經走出了秋水長祖師時期帶來的傷痛陰霾,正在積極努力地探究俗世內外共治的可能,又因盛世繁華,天下大治,不管是俗世內外都保持著積極向上的風度,寒江劍派會跑來京城開南北雜貨鋪子,就是史上難得一見的壯舉。

這時候寒江劍派安排在京城主持大局的管事,身份非常高,乃是一位內門長老。

——換句話說,如今寒江劍派的掌教真人,是這位長老的同輩師兄弟,所以,他就從內門弟子直接升任內門長老。

“道友請進,這就是我派譚長老。”夥計給謝青鶴引薦。

“仙長,您可要為老百姓做主。”謝青鶴進門就磕頭施禮,姿態十分虔誠端正。

在寒江劍派多如星辰的歷代祖師之中,這位譚長老雖然沒有登上掌教之位,也從來沒有當過掌門弟子,卻依然是謝青鶴的老熟人。原因很簡單,這位譚長老是一心道的創始祖師之一。

一心道在譚長老的摸索下初具雛形,經過後續幾代完善構建,最終在上官時宜手中大成完備。

也就是說,不止上官時宜受惠於他,伏傳所修習的一心道同樣也以這位譚長老為源頭。師父師弟都受惠於此,謝青鶴難免多有感恩之心,又是本門前輩先賢,見面禮遇再三,也不為過。

譚長老有點尷尬,狠狠瞪了引門的弟子一眼。

他正在吃火鍋,屋子裏彌漫著辛辣湯水與烈酒的香氣。大夏天,辣鍋搭白酒,純享受。

“來來,添雙筷子。不要著急,邊吃邊說。”

譚長老沒有擺架子,哪怕謝青鶴打扮得像是接頭混混,他還是客氣地把謝青鶴扶了起來。

安置謝青鶴坐下之後,譚長老手裏端著碗冰塊還沒化盡的凍豆腐:“來兩塊?”

謝青鶴:“……”

譚長老的火鍋畢竟是沒有吃下去,因為謝青鶴描述的事情太惡劣了。

惡意抽魂是修門大忌,任何玩弄魂魄的修士都會被列入邪門歪道,養小鬼、蓄遊魂,此等種種都是世外修者的十惡不赦之罪,更何況是借用神通手段,把正常人的魂魄活生生從體內驅趕出來?

譚長老也沒有問謝青鶴是否有證據,或是描述的情節是否有誇大之處。

“本座這就去遷西侯府走一趟。”譚長老不信描述,眼見為實。

謝青鶴去找門口打蚊子的夥計,說:“還請師兄借我一身道袍,我願隨長老通往。”

那夥計看了他一眼,說:“我也不曾帶袍子下山來。借你一枚子午簪,一件素衫,你這麽會裝,應該也能像個樣兒?”

謝青鶴微微一笑。

他在貨棧時就易容了,模樣與蔣英洲相差甚遠,這時候只是又洗了一層黑粉,麻利地梳了個道髻,插上子午簪,馬上就有了道童模樣。再換上夥計給的素衫,削肩如劍,頓生仙風。

不止譚長老看得點頭,那夥計也覺得他裝扮甚好,又破例借了他一條懸著陰陽魚的腰帶。

“可惜。”譚長老嘆了一聲。

可惜謝青鶴風度再好,蔣英洲沒有一絲修行資質,是個大寫的廢柴。

謝青鶴也在暗暗地想,寒江劍派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當初冼花雨一見到他就滿臉堆笑,看出他的真實修行,絲毫不想得罪於他。到了譚長老這一代時,譚長老也算是當世修行的佼佼者,卻已經看不出他的元魂真我,只能看見他身穿的皮囊了。

留下夥計繼續看店,譚長老就這麽帶著喬裝改扮後的謝青鶴,大搖大擺地去了遷西侯府。

謝青鶴也很好奇,譚長老要怎麽進去。

二人行至半途,譚長老就從巴掌大的布口袋裏掏出一把把米,一路走一路撒,口中念念有詞。

謝青鶴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陽馳陰途術,又叫開陰路。

和民間神婆神漢走陰不同,寒江劍派的陽馳陰途術是借用陰陽合界的原理,鑿開兩界壁障,從陰間走向陽界的目的地,從而避開陽間的耳目障礙。相傳在遠古之時,修士介入世俗大戰,高功大能甚至可以把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塞入陰路,再從敵方的背後釋放出來。

不過,在謝青鶴的時代,陽馳陰途術已經失傳,他只在典籍裏見過此術的記載,沒見過具體施法儀程,忍不住豎起耳朵聽譚長老念了什麽。

“乖乖的,乖乖的,吃了我的米,小嘴黏黏的。乖乖的,乖乖的,不吃我的米,小嘴吧唧吧唧。乖乖的,乖乖的,稻谷生稻米,陰土生陰地。”翻來覆去就是這麽幾句,簡直洗腦。

謝青鶴聽得若有所思。

他自然知道咒文與修者與天地萬物溝通的方式,重點是溝通,說什麽並不重要。

歷代修士所持頌的方言經歷了千萬年的變革,發音腔調都截然不同,同樣一條咒文,南派修士與北派修士念出來也是截然不同兩回事,卻都可以自然純粹地與天地萬物溝通,可見語言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