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十六(第4/4頁)

這麽快?

那天秦王來食肆,看他胃口不錯、精神不錯,分明已經好轉了呀。

她知道差不多到日子了,也知道老人確實老了,可當時見秦王稷仍然野心勃勃、風趣調侃,趙維楨就不免多了一份希望:也許他就能活久一些,也許能活過歷史記載的時間。

可是沒有。

該來的還是來了。

雖則趙維楨只與秦王嬴稷見過寥寥幾面,但他認可她,也給了她一個虛位得以入朝,算是有知遇之恩。

不能說有感情,但趙維楨絕對尊重他。

原來那日竟然是回光返照,亦是與這位著名國君的最後一面。

一時間,莫大的悲哀伴隨著震驚席卷而來。

“維楨毋須悲傷。”呂不韋見她臉色變化,出言寬慰:“據說秦王是睡夢中走的。”

倒也不是悲傷……更多的是感慨。

她能提高秦國生產力,能讓小嬴政提前回秦,但趙維楨再大的本事,恐怕也不能幫大活人延續壽命。

到了時候,離開的總會離開。

身邊活生生的人,還是尊敬的長輩,就這麽走了,趙維楨當然不會毫無觸動。

而且……

再一回想當時秦王來食肆,其中含義又不一樣。

他心有不甘,不甘心如此離開。無法完成一統夙願,注定要抱憾離去的。

所以秦王稷才會選擇出宮,找個人談談,給他一個希望。至少這樣,離開時也會抱著希望走的。

而秦昭襄王選擇了趙維楨。

這是給了她多大的臉面!

“我沒事。”

趙維楨闔了闔眼,穩定心神:“接下來做什麽?”

呂不韋:“煩請維楨換好衣衫,你我一同到鹹陽宮去。”

國君去世,可是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但凡人在鹹陽的臣工,都在聽到消息後連夜出門。

呂不韋親自扶趙維楨登上馬車,直奔鹹陽宮。

白日威嚴十足的宮殿,入夜之後更是籠罩上一種說不清的壓迫感。馬車走得快,便搖搖晃晃,趙維楨掀開幕簾,只見到冗長道路空曠且狹窄,兩側高高的墻壁,就像是要擠壓過來般,令人喘不過氣。

當呂不韋和趙維楨趕到鹹陽宮寢殿前,秦國宗室、列位臣工,已經來了大半。

沒人敢說話。

無聲的死亡橫亙在空氣之中。

許是察覺出趙維楨的不自在,呂不韋面上不動,私底下卻是輕輕碰了碰她的手。

冬夜極冷,他寬大的手掌卻是溫暖幹燥。短暫的接觸,讓趙維楨一頓,側首相對,後者眼底的關懷與寬慰難得顯得格外真切。

待上許久之後,寢殿門開了。

趙維楨沒經歷過國喪,她本以為會是史官或者貼身侍人前來宣布情況,可厚重的宮門為宦官推開,跨過門檻的,卻是個孩童的身影。

宮殿外,火光影影綽綽,拉長了嬴政的影子。

他踏著鄭重的步伐,走出陰影,來到眾人的目光之下。

嬴政的手中還捧著一把劍。

七歲的孩童面臨無數雙眼睛,卻是絲毫不露畏懼緊張之色。嬴政面無表情地環視四周,而後朗聲開口:“孟隗夫人何在?”

趙維楨心中一驚。

她猛然擡頭,隔著遙遠距離與夜晚昏暗光線,視線越過群臣,嬴政漆黑的眼眸仍然是與趙維楨的視線相對。

呂不韋輕輕推了趙維楨一把。

她這才回神,拎起衣袂,維持著鎮定向前:“孟隗在此。”

嬴政費力地捧起手中的青銅劍。

“先王有命。”他朗聲開口,孩童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論議夫人,不掌國事,不用刀戈,乃秦廷中立旁觀之人。因而先王贈夫人誡劍,以為監督秦廷。待天下一統之時,由夫人親自交予國君。”

趙維楨愣住了。

不止是她,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站在台階之上的嬴政,垂下一雙鳳眼。

昔日在邯鄲,旁人欺淩之時,趙維楨如何把秦劍交給他,嬴政便如何將秦劍交還回去。

稚嫩的嬴政揚聲道:“還不接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