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5頁)

幾百兩銀子,對別人來說是一大筆錢,可對她來說,不算什麽事。就沖她喜歡吃棲山居飯菜,這錢就值得花。

謝蓮被兩人安慰,不哭了。

秦瑤把手絹塞在她手裏,讓她擦眼淚。

她不好意思地接了,擦了眼淚,嗚嗚想說什麽卻說不出來。

“多謝秦姑娘。”謝忱替謝蓮跟秦瑤道謝。

“不用,一點小事。”秦瑤趕緊說,眸中似有水波流轉。

她那羞澀垂頭的樣子,謝忱忽然有點不敢看她。

兩人誰也沒繼續看對方,誰也沒繼續說話,就那麽站著,卻似乎有什麽東西在氤氳著。

謝蓮看看謝忱,又看看秦瑤,眨了眨漂亮的眼睛。

再旁邊,林煜白則皺眉不已。

這時,姜雲珠的雞肉跟紙已經放在鍋裏有一會兒了,可是很神奇的是,鍋裏滋滋啦啦,卻沒出現眾人預想的那種結果,反倒是一股香味隨著風飄散開來。

“紙包雞,這應該就是紙包雞了,沒想到是這道菜。”顧宴州也站在人群中,忽然,他想起什麽似的喃喃道。

台上那個姑娘,真的永遠在他意料之外。

他旁邊站的都是書讀得很好的學子,聽他這麽說,很多人立刻想起,歷史上似乎是有這麽一道菜。

根據記載,這道菜最早出現在南越國,是南越國的宮廷秘菜。

後來漢高祖劉邦登基,南越國俯首稱臣,年年向漢朝進貢,這紙包雞便是每年必有的貢品之一。曾有詩贊曰“南越稱臣兮,歸一統;紙包金雞兮,定乾坤。”

後來南越國滅,這道菜便再沒了蹤影。眾人只能從史書的只言片語中,暢想這道菜的滋味與神奇。沒想到,今天在武陵縣,一個姑娘竟然將這道菜重現了出來。

這真的是那道漢高祖都贊不絕口的紙包雞嗎?還是姜雲珠嘩眾取寵。

不過那紙下鍋竟然沒黑沒爛,再有,空氣中香味滿滿,眾人已經開始偏向,姜雲珠做的真是紙包雞了。

大家立刻興奮起來,今天可算來著了,他們今天可能見證了歷史?

台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這紙包雞的神奇來歷了。

台上,孟知縣跟那十位公子也聽見了那些議論。孟知縣進士出身,十位公子也飽讀詩書,他們很快想起了紙包雞相關,再看姜雲珠正在裝盤的那道菜,都有些迫不及待。

這真是紙包雞,漢高祖吃過的紙包雞?那他們今天可有口福了。

相比於這道菜,高順做的那道大煮幹絲,好像沒什麽稀奇的地方了。

高順沒讀過書,並不知道紙包雞的來歷,他只覺得姜雲珠這雞肉做法有點意思。不過等他發現所有人都看向那道紙包雞,根本沒人關注他的大煮幹絲時,他登時黑了臉。

姜雲珠做的是紙包雞嗎?確實是。這道菜,在清朝時才被人重新做了出來,興盛於民國,到了現代,又要失傳了,不過這次卻不是因為做法,而是裹雞肉用的玉扣紙太難得了。

這玉扣紙是用長汀所產的嫩竹制作而成,制作工序繁瑣復雜,成品瑩潤如玉,在這個時代就價格不菲,到了現代,機器普遍取代了人工,但這種紙卻只能人工做,就有些難以為繼。

所以一道菜,有時候也能看出時代變遷。

姜雲珠現在做這道菜,卻是時機恰好,玉扣紙還能隨用隨有。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因為她這道菜,弄得潞州玉扣紙貴。

姜雲珠想著,舉手示意她這道紙包雞做好了。

立刻有人過來,把這道菜端到了孟知縣他們身前。只見一個潔白的細瓷盤子上,繪著青竹花紋,邊角有“棲山居”三個龍飛鳳舞的小字。

正中間,一卷東西色澤潔白。這紙包雞下鍋炸過以後,這外面的紙,竟似分毫沒變。

光這樣子,就稱得上美食、美器了。

這時,有人拿了剪刀,剪開那紙,頓時,一股熱氣伴隨著香味噴薄而出。

熱氣散開,大家往裏面看,只見雞肉金黃如玉。

眾人早被那香味勾了魂,有人把裏面的雞肉夾出,先放到孟知縣盤子裏一些,然後是那十位公子。

一盤紙包雞,即便姜雲珠特意多做了些,十一個人分,每人也就分到兩到三塊而已。

當然,這很正常,現在是品菜,不是讓你吃飽了,兩三塊足以品出味道來了。

眾人都眼巴巴的看著孟知縣,等他先吃。

孟知縣也早忍不住了,拿筷子去夾那雞肉。誰想到,第一下沒留神,那雞肉竟然滑開了,可見這雞肉的嫩。

紙包雞用這種隔著紙浸炸的辦法,就是怕把雞肉炸柴了,又能鎖住裏面的所有味道。

孟知縣面不改色的夾了第二次,將那塊雞肉夾到嘴裏。

香,就這一個感覺,各種調料的香味,雞肉的香味,竹筍的香味,所有香味混合在一起,沖擊著人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