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4/6頁)

明遠大師古怪地看他一眼,搖搖頭,然後讓僧人作陪,自己先回到了前院去看晾曬的經文。

倒是那個被季鴻叫做“師兄”的年輕僧侶,翻了個白眼瞪簡先生一眼,“這麽多文字不都在上面嗎!讓你去找個苗人來看唄!”

簡先生一聽“苗人”二字,下意識就看向烏宇恬風。

烏宇恬風卻舉起手來,“別看我,那是祖文我可看不懂。”

“祖……文?”簡先生重復了一遍。

烏宇恬風哼著歌點點頭。

簡先生對淩冽在苗疆的經歷雖不甚清楚,卻大抵知道他幫助烏宇恬風平了叛亂。他轉頭,看向淩冽將袈裟遞了過去,態度十分恭敬,“聽聞七弟在南境多有奇遇,還要勞煩……”

淩冽沒接,他只是看著簡先生。

簡先生也看著他的眼睛,讀懂了淩冽的心思。

若沒有這份袈裟,他同淩冽都是明帝的子息,小皇帝無子,在繼承順位上,他們兩人都有一爭之力。

此處懂得祖文的只有淩冽一人,若他有心在祖文上做文章,旁人也看不出什麽。

不過,簡先生微微一笑,道:“鎮北軍五年,我信皇弟為人。”

淩冽神色復雜地皺了皺眉,最終還是接過了那件袈裟。

直到接過來,淩冽才看清楚——這袈裟上的內容,是祖文和苗文摻半寫就,畢竟祖文中能用的詞匯較少,紫氏也是精心挑選了,才寫明白她想告訴兒子的意思——

原來,麗妃紫氏在京中有一位青梅竹馬,她與此人兩情相悅,最終卻因為紫家而被迫分開,紫家在京中也是名門望族,以這小青梅的性命為脅,要紫氏入太子府為姬。

紫氏認命入府,不想為自己不愛的男子生兒育女,因此才會向舒氏討要避子之方。

後來,她更發現了宮禁中有通往城外的水道,於是便賄|賂了老太監,從水道來回往返同青梅相見,一直到後來,明帝繼位,紫氏注定要成為老死深宮的女人,她便大膽做出決定——

在明帝登基前,她約了青梅去到祭龍山中,一|夜|春|風後,她便給了青梅許多錢財,讓他和家人趕快離開京城,遠遠地躲開紫家和朝堂。

然後,她返回宮中,性情大變,開始爭寵,最後用苗疆毒草遮掩,生下了“皇子”淩冿。

念及此處,淩冽頓了頓,看了簡先生一眼。

簡先生沒說話,可他垂在身側的手,明顯已捏成了拳。

之後青梅一家在南渡時,不幸遇難而亡,那以後的紫氏便日日夢魘,常來皇寺佛堂中懺悔,為青梅上香。因此也結識了在佛寺中的明遠大師,大師看出了她心懷怨懟,一直悉心勸解。

紫氏執念雖深,但常日禮佛下,終於被大師感化,準備放棄那些仇恨,好好養育兒子長大成人,將來做個普通的富貴王爺,也算是一生富貴無憂。

只可惜,就在淑儀宸皇貴妃入宮那年,她意外得知心上人的死,竟是紫家為斬草除根、防備將來卷入政鬥中被做人拿捏把柄,便提前在青梅一家乘坐的小船上做了手腳,讓他們的船行至江中而散架。

聽到這裏,那僧人忽然一拍腦袋:“我想起來了!師弟你還記不記得?!”

季鴻偏頭看他。

僧人道:“小時候,你記不記得有一天,我們練完功回來,寺院當中有個師傅從不給我們見的貴人,她不等我們清場就急匆匆闖出來,滿臉都是淚痕,殿內,還有一整串扯斷的佛珠!”

季鴻也想起來,那串佛珠是師父的朋友從南海帶來的珍寶,見著同貴人投緣,才送給了她。

當時季鴻只是替師父可惜,經僧人這麽一提,他倒想起來——

那位貴人可不正是麗妃紫氏。

淩冽點點頭,指著袈裟上的文字道:“那便是了,她在此處說,那時便覺得自己白白禮佛多年,卻叫殺人兇手逍遙法外……”

往後,紫氏便不再來皇寺中,一直在暗中籌謀如何才能讓紫家付出代價。後來便想到利用這孩子的身世,只有穢亂後宮、模糊皇室血脈這事兒被揭發,才會讓紫家付出應有的代價——

“……荒謬!”簡先生終於忍不住打斷,“她這樣!難道就不會牽連到我麽?若是父皇一怒之下將我也殺了呢?!”

淩冽沒說話,倒是烏宇恬風點點頭,“這倒像是苗疆女子會做出來的事。”

舒氏亦道:“在紫氏看來,若你能一起死,倒算是一家人團圓,根本是件好事。”

淩冽還想往下看,但簡先生終於有些崩潰地搶了過來——

他根本不相信,他不是皇室血脈。

那他這麽多年來,到底在忙些什麽?!

舒氏見他搶袈裟,諷刺道:“所以我說,你是個可憐蟲,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就想著復仇——呵,不過也算是你替你母親復仇了,她若看見今日京城餓殍遍地,定要贊你是她的好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