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4頁)

一畝肥地抵得上兩畝薄地了,莊稼收成的多,他們自留三成糧食自然也會更富余。

“你們也別光顧著謝,這些地都是好田地,每年可得出個兩石糧食才好,素時也要勤於翻耕料理。”

“是,是,小人們必當把東家的肥田好地當子女一般看待。”

杜衡應聲:“只要你們踏實好好做,有事喚著肯來,自是少不了大家的好,肥料柴火都好說。”

雇農欣喜不已,覺得頂著壓力把另一東家辭下果真是沒有辦錯,跟著仁厚的東家做事,日子總是會好過許多。

下午,雇農就把說定的十五石糧食齊齊整整的送到了家裏來,未有半點缺斤少兩。

杜衡查檢一番晾曬的也很好,確實省事兒。

余下的便是一系納糧納稅的事情了,今年家裏來了兩名長工,因是在他們家,平素管吃住後就沒有給工錢,這人口稅自然要給繳納上。

先時家裏沒有奴仆不曉得,待到給長工繳納賦稅之時才曉得竟是尋常老百姓的兩倍。

杜衡唏噓,家裏今年光是賦稅就比往年多了五百文。

還是小承意省錢,未滿十五的小娃娃口稅才二十文錢。

秦小滿自留了家裏十畝地的產糧,雇農送來的十五石糧食全數聯系了去年的糧行來一並賣了。

一次性入賬了十二兩銀子,糧食價格比去年微有些浮動,不過大致不差。

他們這等仁厚之家並不苛待雇農,自然是不像那些壓榨雇農的人家賺的多,不過良心上卻是松快的。

且今年比起去年請人確實要輕松許多,明年手頭裏的土地都租出去了更是閑散,這樣也能空出手來做點小生意了。

秋收的事情一忙完,算著時間竹料也泡的差不多。

這日杜衡從縣城裏帶回了幾個大楻桶,在院子裏砌了土灶,調和了石灰水後把竹料給煮上。

要煮八天八夜,幸好晚秋無事,家裏人多又有人守著。

秦小滿天天在家燒煮著,看著柴火消耗,也是有些肉疼。

這朝家裏以前瞧不上的玉米根子也叫大壯挖了回來,做柴火這麽糟踐倒是心裏好受了些。

“啊,啊。丫丫.....”

秦小滿抱著小承意站在灶房門口,瞧著大壯帶著鬥笠再給土灶裏加柴火,院子裏都被雨水給打濕了。

小家夥看著淅淅瀝瀝的雨,小手伸著一張一合的,像是想去抓雨點一般。

“你爹爹還不見回來,早上出門的時候傘也沒拿,不曉得淋著雨了沒。”

小承意聽不懂小爹在說什麽,只見著小滿嘴巴動,自己就又開始吐口水泡泡。

“主子,待會兒小人拿了鬥笠蓑衣去瞧瞧吧,指不準能碰上東家。”

“倒是用不著你跑一趟了,我回來路上在縣城買了把傘。”

話音剛落,杜衡就在一派灰敗霧色之中的矮墻下撐著傘走來。

大壯趕緊上前去接下了杜衡手裏的書箱,杜衡收了傘抖了抖雨水:“快入冬了當真是冷。”

小承意看見屋檐底下多了個男人,伸著的一只胳膊變成了兩只,啊啊呀呀的要杜衡抱。

“爹爹身上都打濕了,待會兒再抱。”

秦小滿看見杜衡半邊身體都打濕了,自是曉得牛車上就是撐著傘也不好避雨。

“要不然下午還是叫大壯去接你算了,把蓑衣帶上,這麽回來也不會打濕。”

“那多麻煩啊,家裏還得守著做紙呢。”

秦小滿抿了抿唇,蹙著眉:“芹哥兒快去給東家燒些熱水。”

今年秋後雨水格外的多,總是細雨紛紛的落著不斷,杜衡早出歸的也不如昔時早了,晨到書院或是下午回家總一身的雨水。

小承意都習慣了爹爹一回家就要先抱抱他的,而今倒是好,回了家要先熱水泡澡去了寒氣,一身院服還得緊洗出來烤幹,翌日再穿。

小家夥非常不滿,夜裏杜衡歡喜他的緊要把他抱到床上逗會兒才睡,小家夥蹬著腳老踹他,惹得秦小滿好笑。

秦小滿日日見著杜衡受雨受寒不免擔憂,身子再壯實總淋雨濕了衣裳,這晚秋初冬的風最容易把人吹風寒。

這日聽到杜衡咳嗽,再是忍不下了。

心一橫,他掏了五兩銀子出來,叫工匠行的人給做了一輛能遮風避雨的小馬車來,家裏的馬養的更大了些,拉馬車已經全然不是問題了。

於是乎,家裏這朝是牛馬車皆具,杜衡讀書也再沒受過冷。

待到休沐,趁著一日天晴未落雨,杜衡啟了楻桶,煮爛的竹料轉到素時用來舂米的石窩裏舂做竹泥。

微黃的竹料在許多日月之下,早已經軟爛不已,在石窩中重力舂搗下很快就變成了泥狀。

處理好的竹泥轉入一早就準備好的抄紙槽裏。

這抄紙槽狀似長方,大小是按照平素書坊裏的紙張來做的。

竹泥進槽後,要匯水混合,竹纖維就會懸浮在上,此時最要緊的是放入桃竹葉做成的藥水汁,這般最後做成的紙才會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