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2頁)

焦頤看見她翻手將書籍扣下,身體轉向她。一舉手、一擡眼之間,她竟然覺得十分陌生。

“小焦,你來找我何事?”那人朝她揚起一個淡淡的笑容,瞬間拉近了兩人的距離,讓她以為方才的一切都是她的錯覺。

但焦頤知道不是,如今她舉手投足之間皆有威儀,使人不敢隨意直視,已經與東昌街院子裏講課的人有了細微卻明顯的區別。

想到這裏,焦頤恭敬地跪下去,朝許清元行了一個大禮:“學生焦頤見過許大人。”

“脫雪,快扶她起來。”許清元吩咐道,“你我不是生人,何必如此多禮。”

脫雪將人扶起來,許清元見她一直低著頭,臉色有點紅卻始終不好意思張口的模樣,示意脫雪將下人都帶出去,然後溫和地道:“坐下吧,有話直說,能幫的我必定幫你。”

一臉局促的焦頤這才慢慢坐在椅子上,就像以前許清元面對比她高位之人一般,焦頤也只敢坐小半邊。

“學生想求大人寫一封舉薦信,學生知道唐突打擾,懇請大人原諒。”回話的時候焦頤又站了起來,而且沒有許清元開口,不敢隨意再坐回去。

“什麽樣的舉薦信?”許清元問,“難不成是書院的?”

焦頤點點頭:“是。”

“今年京城院試你是否已經通過?”許清元想起來張聞庭就是今年考的院試,故有此問。

“是,學生已是秀才。”焦頤赧然回答道,“僥幸通過,學生慚愧。”

許清元露出欣慰的笑容:“能通過便十分不錯,不可妄自菲薄。”

“這麽說你通過院試後竟然一直耽誤到現在都沒有找到書院?”許清元想到她家的情況,也有所了悟。

京城書院雖然多,但是收費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也貴的不是一點半點,不是沒有便宜的書塾,可惜這些學堂最多只能念到秀才,再要接受更高的教育,就需要到有開設舉人課程的書院裏去,而那些地方無一不是花費甚巨,稍微好一點的書院基本都需要人舉薦。

“是。”焦頤一個簡單的回答卻不知道包含著吃了多少次閉門羹的心酸。

許清元稍微想想就能明白她有多不容易。想當初許清元求人作保的時候何嘗不是如此困窘,對於眼前有相似遭遇的女學生,她願意施以援手。

“銀錢可還湊手?”許清元雖然在問她,但已經起身從匣子裏拿出了一個荷包。

焦頤見狀忙推辭道:“夠的夠的,這些日子學生靠賣字抄書已經積攢下一些,不敢叫您破費。”

但許清元還是走過來,不由分說地將荷包放在她的手中:“束脩不是大頭,買紙筆書本的錢才是。拿著吧,若覺得不好意思,那就等以後你考中舉人再說。”

“你也知道,如今我名聲不太好,舉薦信我會找個人幫你寫的,等改天我叫人送到你家。”許清元微微側頭看了門外的天色一眼,笑著對她說:“光陰易逝,趁年輕的時候多學點,不要過多擔心別的事情。去吧,我就不多送你了。”

脫雪領著千恩萬謝的焦頤出了府。

許清元坐回書桌之後,重新拿起書本,心思卻不再停留在這上頭。京城繁華,可財富永遠只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如焦頤一般的學生一定不止她一個。

看來她該抽個時間去書會看看。幫人也是幫己,她需要建立自己的人脈關系,也需要更多的助力。

無論是與張登還是公主比起來,張聞庭都是他們中更為優秀的那個,本次順利通過院試後,他也並沒有流露出半分驕傲,許清元猜想或許是因為他之前在家中不幸遭遇的緣故。

但是那些苦難也變成了一把雙刃劍,一面將他打磨的沉穩、勤勉,同時他的本心也受到了影響,在授課過程中,許清元不止一次隱約注意到,他做事總是喜歡采取更加極端的做法,對世人缺少一顆仁善之心,這一點與公主恰恰相反。

許清元曾經多次暗示過他這一點,張聞庭是個聰明的孩子,她知道對方聽得懂,但他每次總是沉默以對,人各有命,久而久之,許清元也就不再過多插手他的思想問題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