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硫磺下了船, 拉到了直沽與燕京之間一處偏僻的山坳裏,趙寰準備在此建立火器監,早已建好了營地的屋舍。

山坳中間地勢平坦, 駐兵在此守衛, 既能防守保密, 也方便火器試驗。

如今大宋的火器,有鐵蒺藜,霹靂炮, 震天雷等。大致就是在一個鐵球裏, 裝上火藥,填埋鐵屑鐵塊以及石灰等,投擲到敵營中去。

點燃引線炸開鐵球之後, 球中的鐵屑鐵片飛開能傷人。石灰粉末生出濃煙,刺目又嗆人。加之聲響如驚雷,先聲奪人, 能給敵人巨大的震懾力。

火器未能廣泛用於打仗, 主要存在投擲的準確度,如何引爆等問題。

不管是煙霧,還是炸開之後的碎片, 引發的火,對敵我雙方是無差別打擊。

以前開封設置了“火藥窯子作”, 官衙專門制造各種火器。

窯子作只是將瓦子街頭盛行的“噴火”等各種雜耍, 做了改良, 用於了打仗,以新奇制敵。

論真正的水平, 這些官員,大多都比不過民間的百姓。

這次趙寰的科考, 其中的科目就是焰火制作。對外,當然是作匠監的工匠招考。

每年元宵節掛花燈放焰火,沿著禦街,權貴們按照地位高低,陸續紮起燈棚。家中女眷攜著出門,在燈棚裏看堆成鰲山的焰火,爭奇鬥艷又熱鬧盈天。

趙寰的真實目的,而在於火器。她將拔得頭籌的十人,兵器監的姜五郎,一並召來了此地。

由虞允文負責,打造真正的火器,即大炮。

後世大炮,趙寰只記得大致的雛形。首先對鑄鐵肯定有要求,關於火藥的威力,重點在於純度。

成功鑄造大炮,肯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首先要著手的,便是將火藥提純。

盛夏的山中,涼風習習,比山外要涼爽許多。山道上,一隊兵丁推著獨輪車蜿蜒而下,進了灶房的院子。

廊檐下的矮幾上,擺著冰鎮過的瓜果。趙寰放下茶盞,拿木簽叉了塊涼瓜吃。

虞允文坐在她的身旁,見到兵丁進了灶房,立刻伸長脖子看去,好奇問道:“又送什麽好吃的來了?”

山坳雖偏僻,趙寰在吃穿用度上卻沒虧待過他們,不但花大價錢送來各種新鮮的吃食,還有醫官在此長期駐守。

趙寰想了下,道:“估計不是魚就是肉。”

虞允文感慨不已,趙寰很是尊重各種工匠。他們到了這種偏僻之地,原來的那點抱怨,也因為豐厚的俸祿,一日三餐變著花樣的吃食消失殆盡,做事就尤其積極。

趙寰吃完了瓜,拿帕子擦拭著手,看著天邊飄來的烏雲,道:“估計等下要下雨了。”

虞允文道:“前兩日下了雨,漏雨的屋子都修葺過了,應當不會出大紕漏。待下雨時,我再去各處瞧瞧。”

趙寰說了聲辛苦,道:“我即將要回燕京去,惟盼這兩天能有些進展。”

話音剛落,這次焰火科考拿了第一的馮金,臉上帶著隱隱的激動,朝他們急匆匆跑了過來。

馮金遠遠拱手見禮,一走進,就迫不及待道:“趙統帥,晚上即可再次試驗。”

馮金也是奇人,父母早亡,兄嫂不待見,自小就在外做幫閑,混著長大了。

後來因趙佶喜好道教,道觀遍地開花。他搖身一變,成了開封附近一座道觀頗有名氣的道長。

趙寰取締了很多亂七八糟的道觀寺廟,馮金借著在道觀裏學到煉丹的本事,再次搖身一變,成了焰火鋪子的東家。

這次燕京科考,馮金拿到了第一。倒不是他焰火做得好,趙寰看中了他煉丹的本事。

最早的火藥,就與道士煉丹有關。

趙寰不懂火藥,她看過了馮金他們做硝石提煉之後,試著提出了建議:用更純的水去提煉硝。

山坳裏的山泉,最為清透純粹不過,取來也容易。過濾之後再蒸餾,雜質全無。

馮金他們本身就擅長此事,一點即通,很快就琢磨出了更便捷的提純法。

趙寰沒想到他們進步能如此快,笑著道:“辛苦了,快過來坐著歇一會吧。”

馮金哪舍得歇息,忙搖擺著手道了謝:“趙統帥,作坊那邊還有些事要處置,我得回去繼續趕工,萬萬不能耽誤了晚上的試驗。”

趙寰拿了塊瓜遞給過去,作坊那邊雖不缺瓜果,馮金卻深感榮幸。他咧開嘴笑了,忙擦拭了雙手,上前恭敬接過,咬了一大口,美滋滋離去。

虞允文看著馮金從最初的大步走,到跑了起來,幹勁十足,笑贊道:“馮金還真是厲害,竟然這般快就做出來了。趙統帥還真是運氣好,說不定晚上就能試驗成功了。”

趙寰算了下時日,道:“沒成功就繼續。給趙構的焰火,得在中秋節前做好。他太不聽話了,端午節不給歲幣,中秋節哪能讓他好過了。”

話雖如此,趙寰的心卻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