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套鴨——一道由文人創作出來的經典淮揚菜!

“小旭是什麽學歷?”

邱耀祖端著保姆送來的熱茶呷了一口,隨即領著林旭往別墅的客廳走去,一邊走,一邊問著問題。

林旭還以為是閑聊,回答道: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業本科。”

“本科……估計也夠了,跟我來,做菜之前,咱先聊一下這道菜的來源,讓你對淮揚菜有個初步的了解。”

也夠了?

林旭有些詫異。

學個菜而已,還對學歷有要求嗎?

說實話,林旭長這麽大,還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呢。

做菜之前先問學歷,學歷低了是做不出來還是拿不動菜刀啊?

來到書房,邱耀祖指著桌上放著的一本《論語》問道:

“學過《論語》吧?”

林旭點點頭:

“學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是《論語》中的名句。”

他看到書名,腦子裏不自覺就閃出了初中時候背過的論語十則。

除了感嘆時間流逝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外,還有什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名句。

當時背得頭疼,導致現在還印象深刻。

不過邱老爺子問這個是做什麽啊?

難道做菜之前,還先討論一番孔子的話不成?

邱耀祖說道:

“《論語·子路篇》裏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名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話是講人生哲理的,同時也是三套鴨這道菜的創制主旨。”

什麽?

論語的名句跟三套鴨有關系?

林旭有些不解的問道:

“邱老爺子,我不是很懂。”

文化人不都信奉君子遠庖廚嗎?咋會跟一道菜扯上關系呢?

邱耀祖笑著說道:

“要說三套鴨,得從淮揚菜的興盛說起。”

他不急不躁的給林旭講解起了淮揚菜的起源。

清朝中葉,揚州的經濟達到巔峰,鹽商們喜歡附庸風雅召一些文人雅士來家裏聚會餐飲,並邀請文化人參與到園林、餐飲等設計中。

三套鴨,就是這個時候,被一些文人,根據論語中那句“君子和而不同”給設計出來的。

君子和而不同,簡單來說就是:

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

這和小人的人際交往是相反的。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小人會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應和別人,但內心深處卻並不會抱著和諧友善的態度。

林旭聽得雲裏霧裏,有些不明白這跟三套鴨有什麽關系。

邱耀祖說道:

“三套鴨創立之初,講究的是三種食材都要有自己的本味,同時兩兩相合的味道,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林旭聽到這裏才有些明白:

“所以是先有了創作理論,然後才誕生了三套鴨這道菜?”

“對!你這孩子果然一點就透,中餐烹飪往往都是先有菜,再根據菜來推導烹飪理念,但三套鴨是先有了理念,然後廚師們根據理念一點點探索出來的。”

這就是和而不同說法的來源嗎?

邱耀祖對三套鴨這道菜推崇備至,這也是淮揚菜中很重要的一道高端菜,其地位相當於開水白菜之於川菜。

“做三套鴨首先要懂裏面的創作理念,要懂得和而不同,才能真正理解,從而做好這道菜。”

對於高端廚師來說,三套鴨的做法不算難,無非就是把三種食材脫骨處理。

但這類菜光會做還不行,還要能品味出菜的妙處,懂得裏面的文化內核,才能真正領略到中餐裏的文化美。

郭德綱說,相聲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烹飪也一樣。

聊完了這道菜創作理念,邱耀祖這才起身,帶著林旭去廚房,沒有直接做三套鴨,反而講起了這道菜的選材。

“小旭,要是讓你來做這道菜,你會怎麽選?”

怎麽選?

林旭剛想說一只家鴨一只野鴨再加一只鴿子就行,這有什麽好選擇的。

但想著邱耀祖不會問這麽簡單的問題,便認真思索片刻說道:

“首先要有一只公鴨。”

鴨子類菜品中,公鴨比母鴨要強很多,不管燉煮蒸炸,公鴨做出來都更好吃,所以他覺得應該選公鴨。

邱耀祖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你能有這種認知,就說明你確實懂烹飪,是一般廚師不能比的。”

還真蒙對了?

林旭有種做選擇題蒙對答案的竊喜感。

邱耀祖接著說道:

“淮揚菜名著《調鼎集》中對鴨子有這樣一句描述:諸禽尚雌,唯鴨獨尚雄;諸禽尚嫩,唯鴨獨貴老。公鴨子,越老越香,味道就越出眾,所以,三套鴨要選擇一年以上的公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