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套鴨——一道由文人創作出來的經典淮揚菜!(第3/4頁)

嗯,邱老爺子不敢直接把林旭變成自己的徒弟,但和高培生共享徒弟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大。

到時候你是師父,我也是師父,誰也別說誰。

烹飪圈子裏,一個廚師拜好幾個師父是很常見的,因為師父不可能面面俱到。

白案紅案、蒸菜爆炒、燉菜煲湯等等,每個廚師都有自己擅長的,所以就拜一群師父,這樣才能“集眾家之所長”。

現在,邱耀祖就打算走這樣一條路。

你老高能教,那我老邱也能教,而且還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來教的,你有意見也得忍著。

很快,一只鴨子就被林旭脫掉了全身的骨頭。

他將鴨屁股連帶鴨騷一塊兒脫出來,邱耀祖忍不住叫了聲好:

“非常好,哪怕讓振華來,最多也就這種速度了,小旭這廚藝真是沒得說,怪不得你師父到處去浪呢。”

“這是做得多了,熟能生巧而已。”

林旭笑了笑,提著手中的家鴨抖了抖,這會兒鴨子的皮朝內,肉朝外,但他並沒有翻過來,而是放在一邊,直接開始給野鴨脫骨。

“小旭,為什麽不把家鴨翻過來?”

“等會兒得焯水,不能翻,翻面等會兒還得翻回來,容易傷到皮肉。”

嘖嘖,這就是天賦啊,根本沒提過做法,但這孩子卻意識到了這一點。

邱耀祖好奇的問道:

“你怎麽知道要焯水,以前做過三套鴨?”

林旭將野鴨的頸骨抽出來,搖頭說道:

“沒做過,但我師父說過一句話,不管什麽菜,都不能直接拿生肉往高湯裏放,這會毀了一鍋高湯的。”

邱耀祖都恨不得給林旭點贊了。

知道這話的廚師有很多,但真正記住並實踐的,卻少之又少。

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句話,但卻總是做出拿著食材放進高湯鍋裏烹制的舉動,有時候還用食材夠新鮮來反駁。

再新鮮的食材,也會汙染高湯。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開水中燙一下,然後再放到高湯中。

林旭忙著給野鴨脫骨,難度稍稍有些大。

不光是因為野鴨的骨頭更硬,最主要的是肉少,尤其是野鴨背部,肉薄得只有一張皮,一個不慎就會把肉皮破掉。

好在他有脫骨技法在手,算是有驚無險的把野鴨的骨頭給完全脫了出來。

脫骨的野鴨此時也是皮在裏肉在外,林旭沒有翻面,而是繼續給鴿子脫骨。

三種食材全部脫骨後,林旭沒有急著制作,而是根據邱耀祖的提醒,先把整塊的金華火腿放鍋裏煮了一下,接著將竹筍和香菇切片,放到沸水中焯水。

最後,將煮軟的金華火切片,和香菇與筍片分別放在盤子裏備用。

“等會兒套的時候,需要把這些配料,有規律的塞進食材的腹腔中,以此增加食材的味道和鮮香味。”

隨著邱耀祖的指點,林旭對這道三套鴨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刻。

學這道菜,確實需要先把理念弄通。

這樣學起來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來,就到了給食材焯水的環節。

林旭燒了一鍋水,又準備了一大盆冰水。

等鍋裏水開,他用手提著鴿子的腦袋放進鍋裏涮兩下,讓鴿子體內的肉完全接觸到沸水,這樣鴿肉的血水和雜質才會去除幹凈。

鴿子不能燙太久,在鍋裏涮幾下就得放到冷水中過涼,防止鴿肉受熱爛掉。

整個過程林旭沒借用漏勺,也沒用筷子,就這麽用手貼著沸水,看得邱耀祖連連點頭了,不怕燙,才能成為一個好廚師。

用冷水浸泡一下,小心將鴿子翻過來。

灶上的鍋這會兒還在沸騰著,林旭將燙鴿子留下的浮沫舀著倒掉,再次提起鴿子,將鴿子的外皮又涮了一下。

這次涮,是為了燙皮,把鴿子的外皮清理幹凈,這樣做出來的湯才不會有異味。

鴿子燙過同樣需要放在冰水中過涼,接著他拿著三片金華火腿、兩片竹筍、一片香菇塞進鴿子的肚裏。

塞好將鍋裏的浮沫撇掉,開始燙野鴨。

同樣先燙再過冰水,投涼後開始翻面,翻好往野鴨肚子裏塞入金華火腿、筍片和香菇片,再將鴿子塞進去,獨留鴿子的腦袋從野鴨脖子下面開口處探出來。

套的時候,鴿子在野鴨肚子裏正面放,也就是鴿子的背部對著野鴨的背部,等會兒野鴨往家鴨肚子裏套的時候,也是背部朝上,和家鴨的背部貼著。

這麽做的好處是,放在鍋裏小火煨的時候,三種食材肉多的地方貼著鍋底,比較耐煮,而上面背部肉比較薄,能有效防止被煮爛。

套好鴿子,林旭提著野鴨同樣放在鍋裏燙了一下外皮,去除鴨皮的異味。

接下來,就該個頭最大的家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