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模式創新

一條0.25微米的產線都需要7億美元的高昂價格,由個人來出這個錢不現實也不符合實際。

任何芯片代工廠商背後都有多家資本。即便是華國首鋼號稱要投資百億美元在燕京建立芯片制造工廠,最開始的投資是13.35億美元。

這13.35億美元裏,有1.2億美元是首鋼系的公司出資,另外分別由兩家阿美利肯的半導體公司各出資一億美元,分別是AOS半導體和BVI DEBORAH半導體。還有4500萬美元是燕京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投入,剩下的錢則是找銀行貸款。

這是風險控制的問題,也是利益分配的問題,你只有把利益分給其他公司,才能夠從其他公司那裏獲得訂單。

完全由周新個人來出這個錢,他也出得起,但是會導致後續在經營上遇到無形的困難,別人不會找你來代工。

現在做芯片代工的企業這麽多,為什麽不選我投資過的企業,要選擇新芯科技這種個人獨資的企業?周新在互聯網領域有天然的光環,在芯片領域並沒有這種光環。

而且即便有光環,光環也不會讓其他企業把芯片代工的訂單交給他,涉及到利益沒有誰是出於感性去思考問題的。

為什麽台積電能夠拿到英特爾的訂單,因為台積電的股份中超過八成是華爾街持有,花旗持有台積電超過20%的股份。這也導致台積電的決策層幾乎都是彎彎,董事會席位裏也基本上都是彎彎,但是卻無法拒絕來自阿美利肯的要求。

胡正明最開始和周新一樣,把希望寄托在中芯國際上,後來他在仔細了解了中芯國際的股權結構以及內部管理的具體情況之後放棄了這個想法。

與其和中芯合作不如自己建廠,新芯科技出小錢,其他企業掏大頭,按照他的計劃,新芯科技出20%的投入,20億美元就能夠撬動10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

至於華國的企業拿不到最新的生產技術,這不是問題,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是瞄準華國市場而非外資市場的話,那麽落後的產線不僅不是問題,反而是優勢。

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和首鋼半導體,在建廠的時候都只會考慮8英寸、0.25微米的生產線。他們也想進口12英寸,也就是0.18微米的生產線,但是這種生產線被ban了。

對阿美利肯來說,他們並不想再培養一個芯片領域的競爭對手。

阿美利肯內部利益肯定不是鐵板一片,芯片設備的生產公司並不介意芯片代工的競爭再激烈一些,他們的設備好賣出去。但是對於阿美利肯的整體戰略考量出發,他們不希望華國成為芯片代工領域的重要玩家。

從制導導彈開始,華盛頓的戰略家們就意識到芯片和軍事能力息息相關,甚至呈高度的相關性。因此從商業角度出發,華國能拿到芯片生產的設備,從戰略角度出發,這些設備和技術最少要落後一代。

當然霓虹和阿美利肯的想法不同,他們本來就從芯片制造領域失去了原有地位,80年代叱咤風雲的NEC、東芝、日立、富士通和松下市場份額被三星和台積電不斷擠壓。

霓虹在芯片領域正在從制造往後退,變成原材料和設備的提供方,因此他們不介意和華國合作。像NEC甚至希望通過華國的廣闊市場,東山再起。

所以反而是霓虹廠商希望掙脫瓦森納協定的束縛。

在80年代的時候霓虹的芯片產業占據了整個芯片產業的半壁江山,占據全世界半導體市場45%的份額。一直到90年代初,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中依然有6家來自霓虹。在1994年的時候索尼的彩色電視全球出貨量高達1億台,這是多麽驚人的數字。

Matrix離索尼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巔峰地位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在80年代,霓虹的內存芯片也就是DRAM,打得阿美利肯企業潰不成軍,超過八成的阿美利肯DRAM企業倒閉。

1980年霓虹電子機械工業協會在華盛頓開了一場研討會,專門推銷霓虹生產的DRAM,惠普公司的代表在會上對霓虹生產的DRAM大加贊賞,在阿美利肯的半導體產業界引起了強烈震動。以至於阿美利肯技術雜志《Electronics》的編輯無能狂怒:

“霓虹半導體企業來教阿美利肯企業怎麽進行質量管理了,而且阿美利肯企業代表還親自證明他們教的沒錯!”

當然後來阿美利肯以國家安全為由,大肆幹涉霓虹的半導體企業經營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胡正明對這段歷史幾乎是爛熟於心,他在每年IEEE舉辦的大會上認識許多失意的霓虹工程師,他們經常回憶起80年代的霓虹半導體那叫一個神采飛揚,只是現實又把他們拖回酒精。

因此胡正明並不嫌棄8英寸的生產線,在他看來,8英寸的生產線已經能夠做很多事了。

8英寸的生產線生產0.25微米的芯片沒錯,但是通過對工藝、結構和功能的優化,理論上是可以做到0.13微米的,那可比12英寸的0.18微米還要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