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優勢(第3/3頁)

高盛華國地區的IPO部門比風險投資部門賺得多的這種情況,一直要到18年才開始扭轉,到了2020年之後,IPO開始做不動了。

周新對這類事情前世就聽過不少,原時空的新芯科技在和投資方聊的時候,投資方都會自嘲自己是金融圈生態鏈的底層。

到了2023年之後,政府主導的私募基金更是將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外資和民間資本開始走下坡路。

周新曾經聽說過,真正的神仙不需要露面就能把事情辦成,早期兩千年初的時候還得在高盛掛職,後來連掛職都不用了,直接神隱。

“這就是不同的遊戲規則,在阿美利肯同樣有類似的灰色地帶。

我會被迫把微博賣給微軟,雖然沒有誰直接給我表示類似的意思,但是微博如果還在我手裏,今年一定難逃被拆分的命運。

現在在微軟手裏,微軟還能靠著自己和Bush的一點舊情輾轉騰挪一下。

回到華國,你自然要適應華國的遊戲規則。

保爾森作為華國通,在我們回國前,他就和我說過,高盛華國具體是怎麽一回事,我之所以沒和你說,也是想著讓你自己去體驗一番。

如果你不適應的話,可以出來單幹,或者去新興投資,負責一部分業務。”

有的人不喜歡把生意和感情攪在一起,希望盡可能獨立,李靜宜就是這樣的人。

有的人不介意把生意交給對象,甚至喜歡讓對象幫他參謀。

周新二者都不是,他是單純覺得可以拿點錢給對方練手。

雖說在高盛拿別人的錢練手不錯,但是在高盛他擔心李靜宜社會經驗不足被人挖坑,然後往裏面跳,未來還是他來幫忙花人情把坑填上。

比如高盛和劉特佐的合作,幾乎把馬來西亞掏空,最後這個騙局被捅出來之後,高盛作為利益方之一為了和馬來和解,掏了39億美元。

李靜宜搖頭:“我還想堅持一下,去新興多沒意思。

我的一舉一動都在你的監控下,要是去新興投資,我敢肯定老吳肯定隔三差五打著來匯報我工作情況的名號來找你拉近乎。

我覺得我們還是互相需要一些個人空間。

而且在高盛只是聽說了他們做了很多灰色地帶的生意,我又沒有摻和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