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碧落黃泉4(第3/6頁)

姜青姝這幾日隱匿在幕後,看著這盤棋局逐漸成型。

君看橘中戲,妙不出局外。

人人自以為在局外觀火,實則皆在局中局,姜青姝站在開闊的山坡上目眺遠處,只有張瑜陪在她身側。

直到急促的聽到腳步聲,她才微微回身,“情況如何?”

梅浩南拱手道:“啟稟陛下,崔令之今夜會以商談之名登門去侍中府上,將其灌醉,解決城門郎和京兆府那邊,如無意外,今晚便可偷偷開城門,是入城的最佳時機。”

說著,梅浩南一頓,下意識看了一眼邊上的少年,躊躇片刻,似乎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說下去。

姜青姝看穿他的想法,只道:“但說無妨。”

“是。”梅浩南說:“……此外,崔令之還透露,約莫就這幾日,司空便會召集朝臣,宣布新帝人選。”

站在女帝的身後少年抱劍盯著地面,似乎沒在聽,也沒有說話。

但姜青姝知道他在聽,聽得清清楚楚,確信他的兄長是要奪取帝位。

她只說:“好,今夜便進城,你去派人告訴崔令之,便說是朕親口所言,他參與謀反本罪無可恕,若此番朕平安回宮鏟除張瑾,他和崔琿雖官職難保,但朕念在其母和已故貴君的份上,可赦免崔氏全族其他無辜子弟,今後他崔氏子弟依然能入仕為官,榮光依舊,不至於斷送於此代。如若消息走漏,只要朕不敗,事後他崔氏滿門皆難逃淩遲之刑,他母親教導不力,首當其沖。便是朕敗了,朕也有的是辦法讓張瑾不放過他。”

“……是。”

梅浩南心底發寒,覺得陛下此話太狠,但又談不上什麽毛病,崔令之到底是真心投誠悔改,還是將計就計騙陛下入甕,尚未分明,若不夠足夠狠絕斷絕這些人選擇的余地,都無法拿捏他們。

姜青姝沉吟片刻,又問:“朕讓安排你做的事怎麽樣?”

“陛下是指哪一樁……”

“截殺信使。”

“回陛下,臣已經控制好周圍驛站,京中派出信使共十三名,單獨出城的士兵另有十余名,已悉數截殺。如陛下所料,皆是張黨在暗中聯絡地方官員,讓他們伺機而動,具體名冊也已經記錄好。”

“切斷驛站,京城不會及時收到霍淩率大軍已逼近的消息。”

“陛下聖明。”

提到霍淩,姜青姝又問:“霍淩還有多遠?”

“霍將軍離京已不足五裏,最遲明日便能到。”

“好。”

剩下的事,關於金吾衛、鄭寬、賀淩霜那邊的事,她從實時裏看得清楚,也不需要再過問了。

所有事,都安排得差不多了。

這邊正說著,那邊又有將士大步流星地過來,停在梅浩南身邊,將一封信箋雙手呈給姜青姝,“陛下。”

“是什麽?”

“是君後的信。”

姜青姝接過書信展開,迅速看了下去。

她和趙玉珩本可以趁此機會見一面,但他們卻十分默契地達成了共識,並沒有急於在這個時候見面,因為眼前的大事還沒有結束,她需要全神貫注準備回京,而他,比起短暫的情愛歡愉,更該她沒有後顧之憂。

她的後顧之憂,就是皇女。

信中,趙玉珩先是同她報了平安,說明他與女兒皆毫發無傷,如今已經團聚,暫避之地十分安全,又提及女兒自幼從未離開過爹爹身邊,這次分開,雖也曾哭鬧過,卻也能適應得下去。

他在信中說:待此事了結,宜早日讓她回宮,回到母皇身邊。

趙玉珩將女兒撫育得極好,在見不到她的漫長歲月中,女兒近乎成了他唯一的念想,聊以慰藉。

但他也時時做好了為了江山大局,將她送離自己身邊的準備。

姜青姝看完了,合上書信。

她迎風站在山坡的最高處,淡淡一笑,烈烈狂風掀起披散在身後的烏發,淩空亂舞,她揚眉笑著,雙目明燦逼人,“待張瑾召集群臣,便是朕回宮之機。”

“是!”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神色皆緊張嚴肅起來。

姜青姝負手而立,展目看向遠處,眸色暗了一寸。

這場遊戲玩了太久,她早就膩了。

該結束了。

——

張司空召集群臣當日,天還未亮,各方就已經有所動作。

待到到了早朝時分,朝班之中,卻赫然少了近半數官員。

一絲陽光照亮天際之時,以鄭寬為首的文武百官,皆衣冠齊整,不穿朝服,只著普通官服,自皇宮正門而入。

這些人中,有歷經三朝的老臣,身居要職的三品大員,亦有德高望重的大儒。

就連秋月和國子監一幹學生也在其中,這些國子監的學生之中,亦有投誠的張黨官員家中子弟,但卻選擇了堅信自幼所讀的聖賢書,站在家族的對立面。

他們立在階下,不跪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