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二聖臨朝(第2/9頁)

千金公主嚇了一跳,有些驚恐地道:“那達頭可汗也與我們為敵了?”

“達頭可汗昨天升起狼頭大纛,本來就有意叛亂。如今大可汗領孤兵外出,被阿波可汗借來的十萬兵馬困住,雖未公開打出反旗,但達頭可汗敢借兵給阿波可汗,圍攻大可汗,已經是我們的死敵,他還剩下六萬人馬在我們的大營之外,我與大可汗雖領了十八萬軍馬,但正面是二十萬隋軍,旁有達頭可汗的六萬人馬窺伺,還要分兵去救重圍中的大可汗,一步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莫何可汗雙眉深鎖,向來英勇無畏的他,也為眼下的兇險情勢感到棘手。

千金公主咬著牙道:“不管如何,先救大可汗要緊。染幹,你帶兵五萬,莫何可汗,你帶八萬人馬,你們父子分由南北兩側夾擊阿波可汗,我與雍虞閭帶兵駐紮大營,與達頭可汗對峙。”

染幹是莫何可汗之子,精明能幹,聽得千金公主吩咐,忙上前道:“可賀敦,你和雍虞閭二人只領四萬兵馬,旁有達頭可汗虎視眈眈,倘若隋軍出其不意,再來攻襲,可如何是好?”

千金公主道:“隋軍與我軍對峙數月,仍未決戰,未必正巧會在今天來襲。”

染幹道:“可賀敦,我聽說隋軍的帶兵元帥是秦王楊俊,此人擅長兵法,常有出其不意、克敵制勝之舉,何況達頭可汗既與隋人通好,肯定會把我們大營中的一舉一動密報秦王,一旦楊俊得知我們後方空虛,大舉來犯,只怕既不能救出大可汗,又不能保住大營。我今晨還得了都斤山來的密報,自我們以傾國之兵進攻大隋以來,後方鐵勒部聚眾作亂,已經開始攻打都斤山牙門了,萬一都斤山有失,我們東突厥人失去險地要塞,又要在草原戈壁上到處奔波流浪了。”

“帶兵元帥是秦王楊俊?”千金公主聽得一怔,“我怎麽沒聽大可汗提起過?”

“前日長孫晟來請和,大可汗才得知隋營換將。楊俊本在長江訓練水軍,聽說這一年來,他接連攻下南陳數座城池,水戰、野戰皆精,深得兵法之妙,又擁二十萬大軍,列陣於前,可賀敦,如今我們陣內倒戈,後方已亂,不再是隋軍對手,不如答應長孫晟的請和。”染幹侃侃而談著。

千金公主望著面前的染幹,有幾分狐疑。

前年她嫁到都斤山時,長孫晟曾在沙缽略帳下停留過半年時間,對突厥的山形地勢深為了解,還與染幹結下了深厚情誼,莫非前日長孫晟來請和時,曾與染幹也有密謀、也有許諾?

染幹是沙缽略的侄子,與雍虞閭年紀相仿,但人材出眾得多,他射術得大隋箭神長孫晟指點,如今箭無虛發、有如神助,性格剛毅中又深有城府,精明過人,而且沙缽略向來認為雍虞閭柔弱,將來不配當突厥大可汗,所以,身為接班人處羅侯的兒子,染幹心底恐怕早認定了自己才是將來的大可汗吧?

當然,大可汗帳中如今有千金公主主事,沙缽略又正在盛年,說到王位的更易,那還是遙遙無期、十分渺茫的事情。

但倘若今天沙缽略可汗戰敗身亡,都斤山下的風雲變幻,就會令人難以預料了。

楊俊帶大軍成雁翼狀排列,往突厥大營推進時,他一馬當先,打量著突厥人那綿延到天邊的營帳。

離得很遠,他也看得出兩座格外高大的穹廬頂是沙缽略可汗與達頭可汗的王帳。

聽說這次四十萬大軍侵隋,千金公主也跟在軍中,隨夫出征。

分別三年了,她已不像從前那樣,夜夜出現在他夢中。

他後來娶了清河崔家最美麗聰明的女兒為妃。

崔王妃有著獨孤伽羅那樣的才華和美貌,為他連生了兩個兒子。楊俊自己還俗後被封為秦王,都督十五州軍事的大總管,兵權之盛,僅次於太子,母親為他安排的人生,是那樣妥帖、安穩、富貴而充盈。

而那個年少時曾發願與他一生一世的女人,則成了突厥人的可賀敦,屢屢催著沙缽略可汗發兵侵隋,成了他們楊家的心腹大患。

旌旗雖密,楊俊也知道那是虛張聲勢。

剛才達頭可汗派人來報,說莫何可汗與染幹父子率十三萬兵馬去營救落入阿波可汗重圍的沙缽略可汗,大營只有千金公主與雍虞閭領有剩下的四萬人馬,只要秦王一聲令下,達頭可汗就會縱兵而出,與隋軍前後夾攻,擒獲千金公主,再與隋軍合兵一處,與阿波可汗裏應外合,把沙缽略可汗的東突厥兵馬全數殲滅。

功成之後,達頭可汗願立刻退兵,與大隋重新和親,娶大隋公主為妻,結為姻好,以長城為界,決不南侵。

這唾手可得的戰功,將會讓秦王楊俊一戰便揚名天下,得到父皇母後的另眼相看,得到天下人的推戴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