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4頁)

而趕豬人這邊也把豬送到了屠宰場,這個屠宰場最開始只是一個臨時屠宰點,每年冬季來臨時,城堡就需要大量宰殺家畜腌制肉類準備過冬,於是就在莊園外選了個地方搭建了屠宰點,只在秋冬季節使用,其他時間則都空置著。

但從去年肉醬廠建成,這個臨時屠宰點就再沒有停止使用過了,也從一個屠宰點擴建成了屠宰場,甚至在屠宰場邊上還慢慢繁衍出一個大型家畜市場,不管是外來商人還是本地人都會自己帶來的馬牛羊送到這裏和人交易,交易完畢後,有需要宰殺的就直接送到隔壁的屠宰場,付點錢就能讓他們幫忙宰殺一條龍,保證弄的幹幹凈凈,而且屠宰場還收大家不吃的內臟下水,雖然價格很便宜,但是比他們自己丟掉劃算。

至於屠宰場收這些邊角料做什麽,也有好事者打聽過,知道主要是給那些給伯爵大人服役的農奴吃的,就沒再繼續好奇,只在心裏嘀咕一句那些東西真的能吃嗎,不過能給自己的領民吃肉,哪怕是些大家不喜歡的內臟下水,伯爵大人也確實是很慷慨了。

但如果真的有人跑去莊園裏問那些吃過城堡提供的內臟食物的農奴們,他們會告訴你,那些內臟一點都不難吃,而且非常美味,如果在這樣的天氣裏喝一碗羊雜湯,真是再美味不過了。

住的近的領民是第一批把豬送到屠宰場的人,屠宰場負責收豬殺豬的屠夫把豬過了稱,確定了重量,然後問這只豬的主人:“你是要豬肉還是要錢?你這頭豬有差不多一百斤,值五個銀幣,你要肉的話可以領三十三斤骨頭和肉還有內臟,要錢的話我這邊可以給你一個銀幣八個大銅幣。”

豬主人聞言立刻道:“我要錢!”

這年頭的錢幣是非常值錢的,一個大銅幣的購買力換算成後世的錢差不多是12人民幣,卻能買一整只雞了(當然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的雞小沒幾兩重肉還柴),而一個銀幣就是12個大銅幣,相當於一百五十元人民幣,而過去一頭五六十斤重的豬整頭賣也就能賣兩三個銀幣,多少還得看自己和商人講價,現在屠宰場收的這麽大方,價格定的公道,豬主人當然是要錢不要肉了。

而且要是選肉,還不全給的是肉,而是包含骨頭和內臟這些的,誰知道到時候是肉給的多點還是骨頭或者內臟給的多點?豬主人不想冒險,而且帶回去還得自己買鹽腌制,他就選錢了,到時候拿著錢去丁格爾走一趟,什麽買不到呢。

那屠夫一聽他要錢,就讓人把豬先趕到後面的柵欄裏圈著,一邊把旁邊人寫的條子遞給豬主人:“拿著這個去那邊登記領錢。”

豬主人也是學了幾個字的,看得懂條子上面寫的是自己的豬的重量和他該得的錢,見數額對了,就立刻走到一邊去領錢了。

排在他後面的人見他在不遠處果真領到了前,原本好些打算割肉回去的就臨時改了主意,也都選了要錢,但有些家裏很久沒吃肉的,這會兒正饞著呢,卻又舍不得錢的,於是就和屠夫商量,能不能給他們留一半肉,剩下的換錢。

屠宰場這邊也是得了吩咐的,一聽他們的要求,就爽快點頭答應了:“行,一般肉一半錢,先說好要肉的人如果不要內臟和骨頭的話,肉得少分點,要是有特別要某個部位的,這裏面也是不一樣的,這些都是有條文規定的,你們可以先自己想好怎麽換,而且要肉的得等我們這邊殺好了才能領,等不及的可以先拿條子晚點再過來。”

於是就又有人出來給排隊的領民們說如果他們要肉,會怎麽給,內臟的價格是最賤的,骨頭次之,肉最貴,他們是按著比例給領民們豬身上的產出,如果只要純肉,就只能拿多少多少,如果其他要的多,又能多分多少多少,說的清楚明白,稍微懂點算數的都能自己算出能分到多少肉和骨頭內臟,即使自己不會的也能請教別人。

屠宰場說的這麽清楚,大家聽得明白,自己就計算起來怎麽分才合適,於是排隊的人也不嫌慢,前前後後的人湊在一起,都在說著自己要怎麽換。

“豬肉不好吃,我還是拿了錢去旁邊買只雞帶回家燉了吃,柴是柴了點,但好歹吃著香。”

“我想去鎮上買點羊肉,我喜歡那個味道,意面廠上次提供的羊肉湯味道可好了。”

雖然味道同樣都很重,但大家能接受羊肉的騷味卻不喜歡豬肉的腥味,前者在他們看來是香的,後者則是臭的。

其他人一聽,也覺得這想法不錯,而且屠宰場這邊還要等著殺完才能領到肉,來的慢的甚至要排到好幾天以後,雖然知道這是伯爵大人的屠宰場,不會坑他們,但大家心裏還是有些擔心,倒不如拿了錢去市場裏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