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箭,以及歸來(第2/4頁)

渭城城門處再次響起悶哼以及重物墜地的聲音,應該是又有一騎被射落。

所有受過訓練的唐軍都知道,射箭其實是數個動作的分解,從拔箭開始,到松弦結束,在旁邊震駭看著的人們,並不覺得那人射箭的動作有什麽特殊的地方……甚至要比唐營常見的箭術動作更簡單、更機械。

因為簡單機械,所以不夠挺拔,更談不上瀟灑。

但那人的箭快,快到已經超出了人類能夠想象的範圍。

渭城方向,現在朵兒騎的沖鋒,已經不像先前那般,而是一湧而出。

那人卻沒有像某些傳奇故事裏那樣。

從第一枝箭開始,直到第六枝箭射出去,四周的唐軍士卒都沒有眨眼,不是他們因為震撼而不敢眨眼,而是他們來不及眨眼。

眨眼不及的瞬間,便有六枝箭破空而去。

這些唐軍士卒,按道理根本無法看清那人射箭的動作,但他們依然能夠看清,因為那人射箭的動作完成的非常準確,穩定的令人難以想象,每個重復的動作沒有任何變化,手指永遠扣著弓弦同樣的位置,就連小臂上的衣袖都沒有顫抖。

六次重復的動作,便是晨風裏的疊影,合在一起,便能看清。

只是,有殘影。

更多的羽箭離開地面,搭上弓弦,破空而去。

沖出城門的草原騎兵紛紛墮地,然後在地面砸出血花,微小朵朵。

騎兵不停沖著,箭便不停射著,不曾停歇。

到最後,騎兵向城門外沖鋒的速度太快,即便那人也無法再瞄準,於是便不再有瞄準,只是平肘抖腕而射。

鋒利的羽箭,穿越遙遠的距離,來到渭城前,落在那些草原騎兵的身上,或是那些戰馬的身上,落在堅韌的皮甲上。

然而破甲而入!

那些羽箭在觸到皮甲表面時,便完成了它們的使命,箭杆被巨大的力量絞成碎絮,但依然推動著鋒利的箭簇,抵達了最終的目的地。

那就是騎兵或座騎的血肉深處。

看著柵後那人的身影,唐軍士卒的眼神變得越來越敬畏。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不可思議。

那些羽箭上究竟拾著多麽恐怖的力量?

那個人的身軀究竟是用什麽材料做成的?為什麽能夠連續射出如此多大威力的箭?要知道哪怕是軍中的武道高手,在連續射出數十枝羽箭後,也必須休息,不然肌鍵絕對會受到嚴重的傷害,而那人已經射了百余箭,卻依然面不改色,身形不動如山,別說呼吸變得急促,就連胸膛都仿佛沒有起伏一下!

忽然間,唐營四周響起急促的軍號聲。

有數百朵兒騎繞過城墻,從兩翼試圖占據草甸高處,然後向唐營沖鋒。

那人卻理都不理,只是盯著城門處。

隱匿在城中的朵兒騎,終於掌握了些羽箭的節奏,他們尋覓到了機會,將城門完全開啟,然後有數十騎最擅馭術的騎兵,同時沖了出來!

數十朵兒騎瞬間湧出城門,就像無數朵霧湧出兩座大山之間的門!

在這一瞬間,就算那人的箭法再如何神通驚天,也沒有辦法同時把那數十名騎兵射殺,更何況在後方還有數百甚至數千騎兵在等著接續沖鋒的勢頭。

唐營裏的呼喝聲越來越急促,六千騎兵紛紛上馬,做好反沖鋒的準備,如果那神秘而恐怖的羽箭無法守住中軍帳正方,那麽便只能依靠騎兵本身。

但那人沒有給唐軍騎兵上陣的機會。

他依然沉默地射著箭,面對像雲霧般湧出城門的草原騎兵,他射了一箭。

他只射了一箭。

與先前不一樣的是,那根箭並不是從他身邊的草地裏拔出來的,而是從身後的箭筒裏抽出來的,那根箭明顯有些不一樣,箭簇是個圓形的筒。

清晨的天空裏響起一道淒厲的鳴嘯。

在所有人的目光注射下,那根箭拋出一道弧線,落在了渭城城門前。

刹那靜寂。

然後。

轟!

一聲巨響,在渭城城門前響起,掀起無數泥土,仿佛要把天穹都掀開!

漫天飛舞的泥土裏,還有戰馬和騎兵的殘肢,甚至有頭顱在其間飛舞。

渭城的城門垮了,黃土和土皮裏的磚石簌簌落下,不知壓住了多少受傷的朵兒騎,煙塵裏隱隱能夠聽到很多悶哼與痛嚎的聲音。

又有箭聲從南方來。

這一次的箭聲要比先前更加清晰,不似微風,而似颶風,嘯鳴淒厲。

箭嘯連綿不斷地響起。

數百枝羽箭,仿佛沒有間斷一般,穿越晨風,穿過煙塵,射向深處。

……

……

一名草原騎兵跳離被射死的座騎,拔出彎刀不安地看著四周,卻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裏,忽然一枝羽箭自南而來,貫穿了他的胸腹。

一名草原騎兵渾身是血地爬起來,向煙塵外走去,口裏不停地呼喝著什麽,顯得格外暴戾,忽然,一只羽箭從他的嘴裏射進去,從腦後探出,帶出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