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5/5頁)

由此而往的數天中,坦納長時間待在水下,伸展開胳膊與手掌,用蹼膜輕輕撥水,一下一下向前推進,動作依然生疏,對於新獲得的靈活與自由仍不太適應。他撐開腳趾,像蛙泳似的蹬腿。腳趾還有點兒疼,但能提供有效的推力。皮膚底下那些既看不見又感覺不到的微小腺體往他的汗液中注入潤滑的成分。

他睜著眼,學習閉合內眼瞼——這是一種奇特的感覺。他學習直接在水中看東西,不再受頭盔的約束,不再需要笨重的金屬和玻璃。他不必再透過小窗孔向外窺視,而是擁有完整的周邊視野。

學起來最慢,也最恐怖的是呼吸,尤其坦納孤身一人——誰可能來教他?

水剛一湧進嘴裏,氣管便反射性地閉合起來。他將舌頭往後頂,咽喉收緊,堵住通往胃部的途徑,於是海水撐開柔軟的新孔道,排出體外。他嘗到強烈的鹹味,但很快就習慣了。他感覺潺潺細流從頸部的鰓中濾過,哦,天哪,真見鬼,他心想,因為他不再需要呼吸。

出於習慣,他在下沉之前,肺裏憋足了氣,但由於體內充滿空氣,浮力變得過大。他帶著近乎恐慌的心態,用鼻孔緩緩排氣,讓體內的氣體消失在頭頂上方。

但他沒感覺到什麽變化。沒有暈眩,沒有痛苦,沒有恐懼。氧氣仍能進入血液,心臟也繼續跳動。

頭頂上,同城的居民受到空氣制約,蒼白渺小的身影只能在水面撲騰。坦納在他們下方迴轉盤旋,雖然尚不熟練,但他在不斷學習。翻滾過程中,他時而望向上方,時而望向下方——上方是光線、身影以及縱橫相連的巨型城市,下方則是無邊無際的黑暗。

 
  1. 一種脊索動物,有著略呈扁平桶狀的半透明身體。​​​​​

  2. 薄層有彈性的軟骨組織,位於舌後,在吞咽時蓋住聲門,防止食物和液體進入氣管。​​​​​

  3. 某些動物所特有的透明眼瞼,又稱第三眼瞼。可以遮住角膜卻又不影響視線,有保護整個眼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