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小木盒(第4/6頁)

王桂介紹了他,卻沒有介紹朋友們的名字。這些人酒酣耳熱,正在議論少府工室令的兒子打軍官的事。少府工室令郭濤是當朝丞相李斯的姐夫,原是河東郡的木匠,李斯發跡以後他就成了管宮室器物和兵器制造的官員。這是個老實人,當官以後還喜歡把自己關在作坊裏畫圖、做東西,可他兒子郭子豪,是河東郡一霸,哪怕進了鹹陽還敢耍威風。那天正趕上戒嚴,軍官讓他繞道,他說是找舅舅,舅舅是當朝丞相,這個軍官秉公執法,就是不放行,郭子豪就讓手下把他的腿打斷了。

如果是在蠻夷國家,權貴打傷一個軍官根本不算什麽,可這是秦國啊,皇子犯法都要量刑,何況是一個外地流氓打了禁衛軍的軍官,那軍官當然把他告了。可在最後一次庭審時,那軍官又承認自己是在攔車時被馬踢斷了腿,這樣他就要承擔誣告的罪責。按律,誣告與所告同罪,他誣告郭子豪打斷了他的腿,就等於他打斷了郭子豪的腿。再按律,傷了別人什麽就要賠別人什麽,他就應該賠郭子豪一條腿。考慮到他的腿已經卸下來了,就相當於執行了,案子就這樣圓滿地結了。

田雨覺得無聊,這些事離他太遙遠了,他特別想回去整理《東郭讓子譜》,但第一次跟人家喝酒就溜不太禮貌。這些人的話越來越多,酒菜都完了還沒有散的意思。有人說現在築長城、建皇陵、擴宮室、在鹹陽城裏建空中通道,老百姓徭役的時間又延長了,家裏的農活顧不上,到年底交不起租稅,又要用徭役來抵,他有一個朋友在縣裏當書佐,收到的很多公文類似於這樣:我們縣某人欠了國家六十個銅子兒三年都還不上,清查他家的財產還是不夠還,他有一個兒子在貴縣服徭役,請你們協查,他到底在哪個鄉、哪個裏,請按國法延長其徭役時間,以償還那六十個銅子兒。幾十個銅子兒,連一件絲衣都買不起,卻能剝奪老百姓的自由。以前大家挨餓,還有點盼頭—打了那麽多年仗嘛,生活肯定是有點苦,國家會富強起來—可現在……

田雨暗自驚訝,他一直以為這個國家是欣欣向榮的,統一才十年,打跑了匈奴人,消滅了土匪,他走夜路八百裏都遇不到一個壞人。雖然他因為通行證問題被拘留過,因為身份卑微被一個官奴婢訓斥過,這也是國家法制健全的表現啊。他看見的是人民餓著肚子歌唱聖諭,官吏們穿著簡樸的短袍不停地抄抄寫寫,連官奴婢也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囚犯而自豪,這個饑餓的國家似乎充滿著精神的力量,可王桂他們怎麽能看到那麽多陰暗面呢?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覺得自己很讓人討厭。

月底他要去看望桑夫人。這時候田鳶已經被朝廷派往南方巡查丹礦了,桑夫人就住到了百裏冬家。大家正在準備百裏桑的冠禮,光頭從北方帶來了一塊鹿皮,用來做皮弁。這不是一般的鹿皮,是白鹿的皮。據說白鹿也是一般的鹿變來的,變成灰鹿的時候,它看起來像一頭驢,但已經一千歲了,變成白鹿的時候,它看起來像一只羊,但至少一千五百歲了。這一千五百年的白鹿皮花了百裏冬一百兩黃金,只是為了讓兒子關起門來像個貴族那樣打扮一天。桑夫人把切開的一塊塊鹿皮縫成弁,在接縫處縫五彩玉。百裏冬則鉆研著古代冠禮的細節——清風、黃土、新葉、桃花、沾著青草的木輪、裝聖水的銅盆、甘醴、蒲團、竹器……總之是一個沒有鐵的世界。

他也寫書,孩子們在空中城沒有寫完的故事,被他寫下去,並且為了讓他這個國王有點事幹,把這個島拖入了戰國時代,他這輩子沒有打過大仗,在書裏可過夠了癮。如意和容氏重建了快樂的青春作坊,因為田鳶當年從陰山帶回來的胭脂花種子長成一片花了,她們把花瓣曬幹,磨成粉,調上珍珠粉,再調春光和朝露,就成了胭脂。百裏桑是最無聊的,聽田雨說起那些怪事,就要跟田雨去認識王桂他們。

“還是算了吧,”田雨說,“我總覺得那些人陰陽怪氣的。”

“那是因為你沒有思想。”百裏桑說。

田雨介紹百裏桑時,說這是個詩人,百裏桑連連擺手:“我現在已經不寫詩了。”有人問為什麽,他說找不到什麽可寫的。王桂從酒杯上擡起頭來,亂糟糟的頭發下面是一雙憂國憂民的眼睛,“到外面走一走,你就會找到可寫的。聽說過這首詩嗎——‘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你們詩人就該拿起筆把這些寫下來。”

田雨簡直搞不清這是不是他認識的王桂。百裏桑說:“我不明白,這首詩好像是說,女孩比男孩金貴?”

“哼,”王桂輕蔑地笑著,“你們京城的少爺根本不知道外面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