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魂曲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海因萊恩寫過一篇《安魂曲》,謳歌了人類的探索精神和犧牲精神。本篇則是它的中國版,只是這次實現的目標更為宏偉。

01.誇父號飛船

“各位觀眾,現在是地球紀年2083年12月15日,北京時間早上7點30分,”中央電視台最著名的主持人葉知秋用富有磁力的男中音沉緩地解說著,“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險活動——環宇宙航行馬上就要開始了。屏幕上這艘形狀奇特的飛船就是將進行環宇航行的誇父號。”

葉知秋是在一艘新聞飛船上作報道的,現在鏡頭對準了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誇父號,它像一枚球果嵌在廣袤的天幕上。鏡頭拉近,顯示出誇父號的詳細面貌。它的形狀確實很奇特,端部是一個直徑300公裏、用高強度鎢晶須編織成的收集網,形狀和手電筒的反光鏡類似,它用來收集太空中的遊離氫原子,作為沖壓式飛船的燃料。收集網後是一個巨大的球狀容器,裏面裝著1萬噸重水。它是飛船的屏蔽罩,因為對於近光速飛船來說,宇宙中到處都有的3K微波輻射會發生紫移,從而在行進前方形成對人有害的高能輻射。同時,重水又是飛船減速時——那當然是回程中的事了——所必需的能源,因為那時沖壓式飛船收集氫燃料的能力要大大減弱。再往後是扁圓柱狀的乘員艙,形狀和棋子相近,乘員艙能繞中軸線旋轉,以產生乘員們生活必需的1g重力。乘員艙外是一個異常巨大的圓環,那是太陽帆的桅杆,不過這會兒太陽帆還未張開。再往後就是尾噴管和側噴管了。誇父號飛船是在同步軌道上組裝的,也就是說,它不需要飛過大氣層,因此不需要嚴格的流線型機身,這使它的外形看起來顯得笨拙和粗糙。

葉知秋繼續說:“眾所周知,這將是最悲壯的一次人類探險。50年來,從誇父計劃開始立項,到飛船投入制造,時刻牽動著60億地球人的心。大部分人對計劃的詳情已十分了解,但我今天還想重復一下。誇父號飛船的使命是為了證實愛因斯坦的宇宙超圓體假說,這個假說認為宇宙是多維的,三維宇宙空間通過更高維數的折疊形成一個超圓體,如果我們在三維的宇宙中一直向外走,最終會通過超三維的空間返回地球。”

“各種理論上的驗證都傾向於承認超圓體假說,現在人類將對它進行實踐上的驗證。當然,這趟旅行是十分漫長的。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已達150億光年,沿超圓體運行一周的路程將不少於數百億光年。即使飛船一直以光速行進,它回到地球也已經是數百億年後了。那時,地球和太陽系肯定已不復存在,連宇宙本身也可能已經死亡,要知道,宇宙誕生至今也不過150億年啊。”

全世界都在收看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實況轉播,全世界到處響著葉知秋蒼涼深沉的聲音,不少人熱淚盈眶。

葉知秋是位老練的主持人,很快扭轉了過於悲涼的氣氛,笑著說:

“至於光速飛船上的乘員,按照相對論,他們的時間速率將大大減慢,因此,當他們返回這兒時,可能還不到40歲呢。我真羨慕他們,他們比天地更長壽!”他轉回頭指著誇父號繼續介紹:

“誇父號在臨時乘員組的操縱下,在同步軌道上已停留了15天,所有部件已組裝完畢,所有設施和貨物也都就位。現在它的巨大身軀旁有一艘服務飛船,誇父號正式乘員組就在服務飛船上。兩艘飛船已開始對接,乘員組將登上誇父號飛船,然後它就要點火起程。”

服務飛船已開到誇父號的中部,緩緩伸出對接艙口,與誇父號的對接口密合,又打開密封門,建立起一條通道。趁這當兒,葉知秋向國外觀眾介紹了“誇父”這個名字的含義:

“誇父是中國神話中的一位英雄,一位失敗的英雄,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神話中關於他的記載也很簡短:‘誇父逐日,道渴,北飲大澤,大澤不足,飲於河渭……遂死,棄杖於地,化為桃林。’”他提高嗓音說,“失敗的誇父一直是華夏民族探索精神的象征。把這艘飛船命名為誇父號,表達了乘員們視死如歸的精神,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平安歸來!”

小小的服務飛船內其實十分寬敞,近百名人類代表在為英雄們送行。這兒有中國國家主席的代表,聯合國秘書長的代表,各國駐華使節,還有乘員的家屬。服務飛船內鴉雀無聲,在這個時刻,什麽話語都顯得分量太輕。他們默默地看著通道盡頭。

第一位乘員在甬道口出現了,沒有穿太空服,是一位十幾歲的男孩子,額頭很高,面容未脫稚氣,表情則是超出年齡的莊重。葉知秋介紹道,這一位是船長謝曉東,今年16歲——為了盡可能延長乘員在飛船上的生活年限,乘員要盡量年輕。謝曉東身高1.78米,體重60公斤,智商170,獲得過哲學、語言學、數學、天文學、天文物理學、天文化學、醫學、心理學等14個博士學位。聽眾中爆出熱烈的歡呼聲。他們中有不少是環宇探險的鐵杆支持者,誇父號乘員簡直是他們心中的神靈。飛船上的氣氛十分凝重,謝曉東首先同家人擁別,他的爺爺奶奶和父母都熱淚盈眶,但克制著沒有哭出聲。謝曉東同他們依依相別,繼續同送行人默默擁抱:滿頭銀發的國家主席代表,聯合國秘書長代表,俄羅斯駐華大使,美國駐華大使……擁抱後他們都致以簡短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