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魂曲(第3/18頁)

老人衷心地說:“謝謝,謝謝,孩子們,我要給你們添麻煩了。”

“不要這樣說嘛,周爺爺,您是誇父行動的創始人,完全有權做它的乘員。您也是我們倆的心理依靠,有您在身邊,我們就放心啦。”

老人笑著說:“我只是一個老廢物。我沒有拿到一個博士學位,而你們拿到了14個!不過,我真的很高興能來到誇父號飛船,這是我畢生的夢想。”

“您努力了74年,才把它變成現實。”

“是啊,74年的夢想,74年的努力啊!”

窗外是暗淡的天幕,飛船尾噴管的火焰熄滅了,沖壓發動機還未啟動,只有太陽帆在起作用。飛船的速度很慢,襯著廣袤荒涼的天幕,飛船顯得很小,很緩慢,就像一只生命力脆弱的小甲蟲。74年了,環宇航行是他一生唯一的信仰支撐點,他為此耗盡了心血,還曾被世人譏為“異想天開”的瘋子。今天設想終於變成了現實,即使他立即倒地死去,他也會含笑九泉的。

02.少年激情

74年前,即2009年,北京奧運會剛剛結束,奧運所燃起的激情還在人們心中燃燒。這一年裏,國際科幻大會又在北京開幕,這同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會議。

大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中國科協副主席、航天專家曾郁參加了大會。會議結束後,他在記者的簇擁下走出會議室,不時停下來,同熟人交談幾句。這時,一個黑瘦的男孩子在門口攔住他。

男孩子就是少年時的周涵宇,他生於河南南陽的鎮平縣,一個多山的小縣城,家境貧寒。他不是會議代表,但他湊夠路費,自費來參加會議。小涵宇衣著樸實,肩膀瘦削,一雙眼睛像燃燒的煤塊。他不善於和大人物打交道,略帶口吃,急迫地說:“曾爺爺,耽誤您一點時間,可以嗎?我有一份最偉大的構思要同您探討。”

最偉大的構思?曾郁好奇地看著這個窘迫的但說話極為自信的孩子,慈愛地說:“好,你說吧。”

孩子皺皺眉頭:“這個構思不是一兩分鐘能說完的,恐怕得一個半小時。”

曾郁看看秘書,秘書立即插進來委婉地解釋:“曾主席很忙的,這樣吧,把你的構思寫成書面材料交給我,好嗎?”男孩子不說話,倔犟地看著曾郁。曾郁心中忽然一動。他擔任科協副主席已三年了。這純粹是一個禮儀性的工作,不過是迎來送往,開會時戳那兒裝裝門面,哪能忙得抽不出一個半小時呢。秘書的阻擋不過是官場的規矩。曾郁攔住秘書,爽快地說:

“好,我們談它一個半小時。”

這次談話不在會議安排之中,秘書匆忙安排了一個小會議室。屋內的沙發莊重典雅,黑漆桌面光可鑒人,周圍墻上掛著伽利略等幾位科學偉人的畫像。小涵宇還沒有進過這麽高級的房間,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安頓在沙發裏。服務員送來咖啡和水果,曾郁笑著問了他的名字,說,開始吧。

談話一開始,小涵宇就找回了自信。他開門見山地說:“曾爺爺,我認為環宇探險該提上議事日程了,該提上中國領導人的議事日程了。”

“什麽探險?”

“環宇探險,環繞宇宙的探險。”

曾郁驚奇地看看他,在這一刹那,他甚至想對方是不是神經病。不過顯然不是,孩子言談極有條理,雙目炯炯發光,那兒燃燒的是理智的激情而不是瘋狂。小涵宇早料到聽話者的反應,為了這次談話,他整整準備了一年,現在,他立即展開話題,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他的雄辯慢慢地打動了曾郁。當然他不會信服這個荒誕的設想,但至少要聽他談完,聽他究竟要說些什麽。

這正是小涵宇要達到的初步目的。

他抓緊時機,一層一層地展開自己的闡述。他的闡述條理清晰,可以分為以下幾層內容:

愛因斯坦的“宇宙超圓體假說”是環宇探險的理論基礎,早在20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就提出了這個假說。他認為,宇宙三維空間在更高的維度中翹曲、封閉,形成一個超圓體。如果你的目光能超越數百億光年,那麽,你一直向宇宙外面看去——就會看見自己的後腦勺。同理,一艘一直向外宇宙飛的飛船,最終將返回起點。這種高維度空間不大好理解,但如果作個類比就清楚了:人類曾認為地球是平坦的,一直向前走就會走到天的盡頭,決不會返回原處。但實際上,平的地面在超二維的空間翹曲、封閉,形成球面。現在誰都知道,一架一直向東飛的飛機,最終會回到自己的起點。

他說:“宇宙超圓體”假說在理論研究中已基本被認可,現在需要做的是去證實它,就像麥哲倫去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那樣!

曾郁看看秘書,秘書不安地扭動著——他認為這孩子簡直在說夢話,精神不大正常。如果這次會見傳出去,曾主席會被人暗地譏笑的。他低聲咳嗽著,暗示曾主席該抽身了。曾郁知道秘書的用意,但他猶豫著沒有發話。無疑,這個男孩子是個癡狂的科幻迷,他把對科幻的激情錯用到實際生活中啦!但那個男孩目光中有某種東西使他不忍心結束談話,那是信念,是強烈的信念。有了這樣的信念,再平庸的人也會變得亮光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