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富蘭克林(第3/8頁)

他只講了一個小時左右,所以沒有人凍壞腳趾或手指。

約翰爵士的本性與傾向都偏好《舊約》勝過《新約》,所以他帶著大家回顧幾個舊約先知的預言。他的講道一度集中在先知以賽亞關於地球的預言:“看哪,耶和華使地空虛,變為荒涼;又翻轉大地,將居民分散。”隨著愈來愈多經文及解說出現,連主甲板上穿戴大外套、圍巾、連指手套那群人中最遲鈍的船員也慢慢開始明白,總指揮在講這次尋找西北航道的探險以及目前受困在北緯七十度五分、西經九十八度二十三分的窘境。

“地必全然空虛,盡都荒涼;因為這話是耶和華說的,”約翰爵士繼續說著,“地上的居民哪,恐懼、陷坑、網羅都臨近你……躲避恐懼聲音的必墜入陷坑;從陷坑上來的必被網羅纏住。因為天上的窗戶都開了,地的根基也震動了……地全然破壞,盡都崩裂,大大地震動了。地要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

仿佛是要證實這悲慘預言,幽冥號四周的冰原上突然傳來大聲的嗚咽,船員腳下的甲板也開始移動。上方結了冰框的船桅及帆桁似乎在震動,在淡藍色天空中輕輕旋轉。沒有人離開隊伍或發出聲音。

約翰爵士從《以賽亞書》跳到《啟示錄》,讓他們看到還有更多的悲慘景象在等待背棄上主的人。

“但是如果他們……我們……不違背與上主所立的約呢?”約翰爵士問,“請你們看約拿的例子。”

幾個船員一時輕松地呼了一口氣。他們很熟悉約拿的故事。

“上帝差派約拿到尼尼微城去大聲責備那地方的人,因為他們罪惡滿盈,”約翰爵士大聲地說,他一度過於微弱的聲音此時突然變大,強度與抑揚頓挫甚至可以和受神感召的國教派牧師媲美,“但是約拿——你們都知道這件事,夥伴們——他逃離上主給他的使命,也逃離上主的同在,反倒往約帕去,跳上第一艘駛離的船,那艘船恰好要開往他施,在當時世界的盡頭之外。約拿愚笨地以為自己可以搭乘這艘船到遠離上主國度的地方。

“‘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接下來的事你們都知道了……你們知道那些船員如何大聲呼喊,想知道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厄運降臨在身上,然後他們做了簽,抽出約拿來。‘他們問他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擡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我知道你們遭這大風是因我的緣故。’

“但是一開始船員們並沒有把約拿拋出船外,他們有這麽做嗎,夥伴們?沒有。他們是勇敢的人也是很好的水手,擅長航海,所以他們竭力劃槳,要讓快沉沒的船靠岸。但是最終他們沒有力氣了,所以向上主呼喊,然後犧牲約拿,把他拋出船外。

“但《聖經》上說,‘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請注意,夥伴們,《聖經》上並沒說約拿是被一條鯨魚吞下肚。沒有!並不是我們在正常夏天會在這附近北極圈海域或巴芬灣看到的白鯨、露脊鯨、須鯨、抹香鯨、殺人鯨或長須鯨。不是的,約拿是被上主特別為他預備的一條‘大魚’吞下肚,也就是說,那是上主耶和華特別為了這目的創造的一只深海怪獸。在《聖經》裏,這只怪獸般的大魚有時被稱為利維坦。

“我們也像這樣,被派遣到目前所知的世界盡頭,夥伴們,這裏比他施還遠,那裏其實不過是在西班牙罷了。我們被派到連平常事物都會起來反叛我們的地方,這裏的閃電會從冰凍的天空打下來,這裏的寒冷從來不會變溫和,這裏的白色野獸會在結凍的海上行走。沒有任何人,文明人或未開化的人,會把這地方稱為家。

“但是,我們仍然在上帝的國度裏,夥伴們!約拿並沒有因他的厄運而抗議,也沒有因他受的處罰而詛咒,反倒是三天三夜在魚腹內向上主禱告,所以我們不應該抗議,而是要接受上帝的旨意,上帝把我們放逐在冰海的肚子裏,過了連續三個漫長的冬夜。我們應該和約拿一樣,向上主禱告:‘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諸水環繞我,幾乎淹沒我;深淵圍住我,海草纏繞我的頭。我下到山根,地的門將我永遠關住。耶和華我的上帝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

“‘我心在我裏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

“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