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佛本是道(第2/6頁)

“道修今生,佛修來世。”徐嗣說這話的時候,目光突然變得很亮。

範哲點頭,“這麽說的人是不少。記得我隔壁鄰居家的程老太就這麽念叨過。”

“粗聽起來,這似乎表明道教與佛教之間存在著修為方法上的不同。但實際上,這句很簡單的話直接點明了道教與佛教之間一個極其深刻的差異。”

“你是指什麽?”

“你大概知道我並不是自小入道的,但你知道我之前是做什麽的嗎?”

範哲輕輕搖頭,“我只聽說你入道前從事過一些別的行業,好像還蠻復雜的吧,至於具體的就不大清楚了。”

徐嗣笑了笑,“看來我的道友們有意識地淡化了我的真實經歷。其實我以前並沒有什麽所謂復雜的經歷,在江西入道前,我的主要經歷除了念書就是當和尚。”

“啊?”這個反差也太離奇了點兒。範哲怔怔地望著徐嗣,覺得難以置信。

雖然範哲沒有做過什麽專門研究,但對自古以來的佛道之爭還是有所了解的。可能世界歷史上還沒有哪兩種宗教像佛教與道教一樣,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明爭暗鬥長達兩千多年,包括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在內的歷朝皇帝均有涉入。這種爭執從來就不限於口誅筆伐,很多時候,雙方動用的除了口舌還包括斧鉞。在歷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中,先是北魏太武帝崇尚道士寇謙之的清靜仙化之道,下詔諸州,坑殺沙門弟子,搗毀各處佛像。而後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於天下,聽信道士張賓與元嵩之言,大肆滅佛。再後來的唐武宗寵信道士趙歸真,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迫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還俗,毀招提蘭若四萬余,沒收良田數千萬頃,焚經毀像,百姓私家所藏佛像亦敕令限時送官。這幾次均為歷史上佛教徒的大浩劫。

“你覺得奇怪也是自然的。不過,對我來說事情其實很簡單,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玄機。”徐嗣看了眼兀自發愣的範哲,“我是個孤兒,自小便生活在廟裏,七歲時受了沙彌戒。我的師父待我很好,甚至還送我到當地的學校念書。佛教的規矩是年齡至少要到十六歲才可受比丘戒,原因是在此之前許多人看破世間的出離心不一定足夠。即便是像我這種從小出家的人,也要遵守這個規矩。在我十七歲那年,師父說我調伏心已足,當受比丘戒。但這個時候我卻猶豫了。”

“因為什麽?”

“說不上有什麽特殊的原因,也許跟我從小能夠上學有些關系。那時我非常喜歡中國古典文化方面的東西,當時不明白,現在看來其實就是儒家的某些思想對我產生了影響。”徐嗣緩緩搖頭,“那時候我突然覺得有些事情如果不跳出來思考,可能永遠都不能想明白。於是我對師父說希望能夠到外面看一看,歷練本心。”

“那你怎麽又入了道門呢?”

“哦,這個說起來就話長了。總之我先是到中國佛學院的蘇州靈巖山分院進修了幾年,此後十多年我遊歷四方,這期間還取道西藏到過尼泊爾和印度,一路頗有收獲。但進入道門卻純屬偶然。當時我到了江西鷹潭市地界,可能因為長期風餐露宿的緣故吧,結果病倒在路旁。一位好心人救了我,他是龍虎山的道友。等我情況稍好之後,他帶我到龍虎山養病,在那裏我認識了我的道門師父。”

“我有個問題。先聲明下,我不是很懂你們的規矩,如果有所冒犯,請不要見怪。”範哲插話說,“你改投道門,不需要征求原來師門的意見嗎?”

徐嗣笑了笑,“佛教本來就允許比丘有七次歸俗的機會。”

“就是還俗的意思?”

“這兩個實際上還是有差異的。還俗最早是指僧尼因為破戒被逐出,歸俗才是僧尼因為個人意願舍戒返回俗世。當然,現在一般人說的還俗也包括歸俗的意思了。我入道門還有個原因是,我離寺之時師父曾告訴我說,我是他最具慧根的一名弟子,他希望我能夠在信仰的道路上比其他人走得更高更遠。他說因為我尚未受比丘戒,也就是所謂的具足戒,只要能夠磨礪本心,他允許我順遂自己的意願選擇信仰。”

“聽這意思,你後來加入道門是為了多一層歷練?”

徐嗣點點頭,“也可以這麽理解吧。面對世間諸象,在我的腦海裏常常會有幾種很不一樣的觀念相互對峙,看上去難以調和,但隱隱地又頗有相通之處。總之,這樣特殊的經歷讓我受益良多。所謂萬法歸宗,世間有些東西看起來大相徑庭,但到了某種更高的層次之後說不定又會融匯一體。就像水和冰,看似迥然不同,但卻不過是同一種物質的一體兩面。”

“我還是有點兒不明白,為什麽你的道友們對你曾入佛門的事情諱莫如深呢?”範哲想了想,“以前佛、道相爭了幾千年,對道教來說,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如果有一位僧人放棄原先的信仰加入道門,這對於道教本身來說至少不是什麽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