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蛛網上的飛蛾(第2/6頁)

伊萬接過話頭:“是啊,我們連用來產生和濃縮反粒子的輔助加速器也省掉了。”

“這裏還空著,探測器還沒建好嗎?”孔青雲轉頭問粟米。

“不,是已經拆除了。龍熊加速器因為工作原理不同,加速管道的規模遠遠小於歐核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但探測器的規模基本上沒有什麽不同。現在設備已經拆解搬走。”

“為什麽?”孔青雲有些不解,而更讓他迷惑的是,既然這裏只是一處正在被拆除的工程,帶他到這裏來又是什麽意思呢?

“因為這裏需要擴建,所以探測器暫時運走了。”粟米耐心地解釋。

孔青雲朝上方望去,那裏是一片穹頂高懸的空間。燈光映射下,令人仿佛置身一座建在地底深處的古老教堂。不過,腳下的那根探測器傳送鐵軌卻在執著地提醒,這裏並非上帝的居所,而是人類認知的前沿。

“我們走了另外一條路。”伊萬的目光中閃動著很亮的光點,“一切都比較順利。算起來,中俄兩國的龍熊加速器合作計劃已經施行快二十年了。”他看了看手上的表,然後對孔青雲說,“我現在要處理些事情,我會在上面等你。我想單獨同你談談。”

孔青雲有些不解地看著伊萬的背影,“他要單獨和我談,為什麽?”

粟米苦笑著攤開手,“我不知道。伊萬是項目的俄方首席科學顧問,他在這裏的權力很大,我們接你來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提出要見你。這裏的人都知道他不但年紀最大,脾氣也是最怪的。不過我看他對你的態度還不錯,說實話,以前我都很少見他笑過。我想他這麽急著見你,應該與你的那篇論文有關。”

孔青雲點點頭,還能是什麽呢?他想起另外一些事,“為什麽要另起爐灶?不是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參與了歐核中心的國際加速器研發合作嗎?”

粟米苦笑了一下,“我們的媒體有時候喜歡玩些小小的概念偷換。本來是出錢搭載幾個自己的實驗方案,卻變成了參與研發建設。這就像人坐過一次出租車就宣稱自己也是車主一樣。這些報道也就聽聽罷了,當不得真。由於粒子物理的尖端性,中國和俄羅斯受到了歐美國家的排斥。不過現在看來這並不完全是壞事,反而讓我們在直線加速器領域闖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粟米的話令孔青雲有些激動,他知道對任何環形加速器來說,同步加速輻射是絕對無法擺脫的噩夢。粒子被約束在環形加速器裏做圓周運動,這實際上是一種變加速運動,會產生大量輻射。簡單數學計算表明,環形加速器的輻射損失與能級的四次方成正比。顯然,隨著能級的提高,絕大部分的能量都通過輻射被耗散掉了。為了減少這種輻射損失,環形加速器的直徑不得不建得越來越大,以至於變得極不現實。而直線加速器卻基本不受輻射問題的困擾。

“那現在的能級可以同環形加速器相比嗎?”

“我們的能級和歐核中心現在運行的加速器相比,還差一個數量級。”粟米微笑著回答。

“是這樣啊……”孔青雲略微有些失望。

“但我們的總投入還不到他們的百分之一,這樣算下來,我們的效率其實是他們的十倍,這說明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粟米解釋道,“想想看,環形加速器為了減少輻射損耗不得不越建越大,這不過就是盡量將圓弧變成直線。但就算建造一個圍繞地球赤道的加速器,加速的路徑也仍然是圓弧,無法擺脫輻射夢魘。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走直線加速器的道路。當然了,這並不是一條坦途,這些年中俄兩國的技術人員付出了很多,項目曾經幾次面臨夭折。”粟米說到這裏,表情有些凝重,似乎想起了一些艱難的往事,他調整了一下情緒,“不過還好,總算是挺過來了。而且,因為直線加速器的相關機理,當某些巧合發生的時候,還存在一種叫作‘能量暴閃’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偶爾還能中個彩,觀測到超出系統設計能力的現象。當然,這種情況極其罕見,可遇不可求。得到的結果我們僅做內部交流,不會列入日常報告。”

“平時新聞裏常常報道說中方申請到歐核中心做搭載實驗,沒想到我們竟然都走到這一步了。我覺得這是個奇跡。”孔青雲由衷地說。雖然他的專業是核物理,但對加速器這一塊還是有一定了解。直線加速器雖然擺脫了環形加速器輻射導致能量耗散的夢魘,但它面臨的技術難題實際上遠遠多於環形加速器,所以才一直沒有成為主流。現在看來,中俄技術人員一定是取得了某些重大的技術突破。

“其實我們之前申請同歐核中心合作搭載系統有兩層意思:一是有些高能級的項目我們目前的確還做不了;另一層意思也有軍事安全上的考慮,隱藏一下實力。”粟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