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蛛網上的飛蛾(第3/6頁)

“扮豬吃老虎?”

“這個說法有意思。不過那是以前的政策吧。”

“什麽意思?”

“你沒看到我們正在擴建嗎?”粟米指了指遠處忙碌的技術人員。“這次擴建的工程是國際合作的,美國和幾個歐洲國家的人員都參與進來了。”

“我看到了啊,不過我還以為那些高鼻子都是俄國人呢。不是說有軍事安全考慮嗎?”

“以前是有。但以後……這應該不再是個問題了。”

孔青雲一愣,“這是怎麽回事?世界大同了?”他咧開嘴笑笑,“這一點我可沒看到。”

“並不是只有世界大同了大家才會合作,還有另一種可能的……”粟米幽幽開口,語氣顯得有些冷。

孔青雲怔了下,他想起了飛機上杜原同自己的那番對話,“那就一定是有什麽特別的事情發生了,而且是非同尋常的大事件,能夠讓人類這種本質上極端自私的動物也不得不抱成一團。”

“差不多吧。”似乎早就預料到孔青雲會這樣想,粟米很平淡地說,“反正地球上無論哪個國家都無法單獨面對,只能放下以前的成見。”

孔青雲皺了下眉,“那你回答我,是不是大家團結就能解決問題?我想聽真話。”

粟米猶豫了一下,“這個我回答不了。”

孔青雲凝視著對方,不知為何他覺得粟米值得信任,“我猜到我能來到這裏,或許跟那篇論文有關系。但那是一篇基礎物理方面的論文,它甚至更像是個假說,之前我從沒想到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論文裏的觀點能在現實中得到驗證。”

粟米點點頭,算是承認孔青雲的看法,“的確,當危機來臨的時候,科學界才會更關注各種超常規的觀點。就像如果不是因為二戰,原子彈的誕生至少要晚好些年。”

“那麽說,某種危機真的來臨了?”

“是的,我們稱之為天年危機,具體的情況你很快便會知道。現在知情的國家還不多。不過有一點——”粟米停頓一下,然後說了一句靳豫北當初對韋潔如說過的話,“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那麽對我們來說天年不算是什麽緊迫的危機;但如果我們決定做點兒什麽的話,我們面臨的就是一場空前的危機。”

孔青雲覺得自己腦子裏還有很多問題,但反正粟米已經說了,自己很快會知道答案的,也不急在一時。他現在更關心當初劉思茅提到的另一個問題,“我聽說超流體纖維理論預言的事實被觀測到了,就是在這裏嗎?”

粟米鄭重地點了點頭,“相同的實驗結果出現過兩次,等到擴建後的系統上馬之後,我們應該能得到更明確的結果。”

“能稍稍說詳細些嗎?”孔青雲來了興致。

“是這樣,我們以前加速的基本上都是電子。原因很簡單,按照粒子標準模型,電子才是基本粒子,它沒有任何內部結構。所以分析高能電子對撞的產物十分方便。而質子則不同,當質子相撞時,其內部的六種誇克、八種膠子以及四種弱力傳播粒子都可能參與進來,更不用說每種誇克還有三種色。總之,分析電子對撞就像是分析兩個標準乒乓球的對撞,簡單明了。而質子對撞則像是……”粟米擡眼向天,似乎想找到一個合適的例子,“唔,就像是在街邊隨機挑選兩個垃圾箱,把它們狠狠撞得粉碎,然後通過觀察一堆殘渣的狀態來分析每個箱子裏到底裝著什麽,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孔青雲點點頭,算是認同了這個類比。

“不過,因為質子的質量是電子的一千八百多倍,所以加速器加速質子的效率明顯高出很多。近段時間以來,我們也做了很多質子加速實驗。我所說的無法解釋的現象就發生在質子實驗期間。”

“你說的到底是一種什麽現象?”孔青雲的聲音沒來由地有些發抖。

“說起來也很簡單。一個粒子的動量是它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一旦加速完成,動量在一段時間內就是恒定值。結果我們在觀測質子對撞衍生物時,發現一些粒子在飛行過程中突然改變了速度。”

“是不是某個加速過程被忽視了?”

“我說過的,是觀察對撞衍生物,當時加速過程早就完成了。另外,你沒注意到我的用詞。我說的不是‘加速’而是‘速度改變’。”

孔青雲突然覺得有些發冷,“這有區別嗎?”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不同之處,也是事情古怪的地方。”粟米邊說邊帶著孔青雲進到半球形的控制室,他對一位工作人員說了句什麽。四周陡然一暗,房間內壁離地一米以上的部分變成了屏幕。

“你看,這是一張經過計算機處理後的緊湊μ子線圈觀測器記錄。”粟米指著屏幕上一團綻開的亮跡解釋道,“質子在這裏對撞湮滅,生成的簇射粒子穿透四壁的鉛鎢晶體,釋放出來的能量使得晶體中的電子躍遷發光,轉換成的電子信號經過校正後可以用來推算原入射粒子的能量大小。我們本來是在分析這一叢簇射粒子的行為。”粟米的手指從屏幕左側滑向右邊,“結果卻無意中發現,另外一束介子發生了速度的瞬時改變,不僅僅是大小,還包括方向——它們偏轉了一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