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應如何學習(第5/9頁)

那這有什麽好的呢?

實際上,習慣化反映了大腦的學習過程。“注意力”是大腦的稀缺資源,大腦總是要把注意力“投資”在最值得的地方。一旦一個知識學會了,融入了自己的知識框架,大腦就要把注意力投資到其他地方。習慣化實際上就是學會之後的注意力轉移。這種習慣化也正是形成“常識”的過程。大腦有常識體系,一旦一個信息是“反常識”的,大腦就加以注意,新知識變成常識的一部分之後,注意力就向其他新知識轉移。

大腦注意力永遠向新異信息轉移,這種傾向實際上是創新的本能。

人工智能學同樣的知識、做同樣的練習,永遠都不會厭倦,好處固然是永遠可靠地工作,但問題在於,如果注意力永不厭倦地放在已經學會的知識上,還有什麽動力去學習新知識?有很多人說,人類大腦的“自動化”過程是一種懶惰,但實際上,它是“自動化”舊過程,以便搜索新信息。大腦就是在學習與搜尋的過程之間永恒切換。這是創新的推動力。

如何才能讓孩子堅持一件事呢?如果“厭倦”是好的,孩子豈不是永遠缺乏堅持毅力?最好的教學節奏,是讓孩子在一件事情上,總能找到新的趣味和挑戰。就好比難度階梯合適的遊戲,總不會太難,也不會簡單枯燥,內容有樂趣,而且跟著孩子的水平不斷拋出新挑戰。每次習慣化發生之後,就有下一關的冒險。這種合適的節奏,常常不容易找到。因此,好老師始終是至關重要的(未來人工智能技術輔助教學也有幫助)。

試錯學習vs.優化學習

小孩子會犯錯,甚至會故意犯錯。人工智能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在尋找最優解。它也會小步試錯,但最終目標始終是尋找解空間的全局最優。它不斷根據最終的答案調整步驟,直到所有參數都有利於獲得最佳答案。人工智能計算永遠都是可靠的,每次提出同樣的問題都得到同樣的解答,如果不特意安排它出錯,它不會出錯。

小孩子的思路走不了那麽遠,他更多是從現狀出發,東試一下,西試一下。有的時候,嘗試的過程中他發現了另外的問題,有的時候給出另外的答案,不一定是最優解,但有時候帶來新的洞見。另外一些時候,他故意做錯,只是覺得按照另一種方式做更有意思。例如你讓他用積木按照圖紙搭一座高塔,他在搭的過程中,發現塔可以斷成兩截,再連接成一座橋,於是就把搭高塔的計劃忘記了,開始搭橋,然後又建房子。

故意犯錯很多時候是在體驗自主的樂趣。有時候犯的錯誤需要糾正,例如2+2不等於5,但也有更多時候,錯誤沒有任何關系,它只是開啟了另外一道門。當孩子把玩具的盒子戴在腦袋上當帽子,誰知道是不是像法拉第錯誤掉落的線圈、導致電磁學的重大發現呢?

人類最獨特的學習方式

上面一口氣講了很多特點,可能大家也累了。

現在說一點輕松的話題:你知道孩子為什麽都需要偶像嗎?

這涉及人學習時的心理機制。你回憶一下,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時候:自己想做什麽的時候,頭腦中不由自主地想到父親或者母親會說什麽,不由自主地想到父母批評或者反對的聲音,不由自主地在頭腦中跟假想的父母對話或反駁?

或者,有沒有這樣的時候:因為特別喜歡一個老師,就很喜歡他/她教的那門課,因為特別不喜歡一個老師,就不喜歡他/她教的那門課?

這兩種現象都是特別正常的人類心理特征,涉及一個心理機制:依戀學習。

最初注意到這一點,也在“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的作品《情感依戀》中。依戀學習是人類學習過程最奇妙的一點。它非常不同尋常,看似不合理,但仔細想來卻非常合理。依戀學習最主要的特征是:學習的過程跟隨情感依戀。

先來說說依戀。

依戀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情感關系,一般早期是母嬰關系,一兩歲之後,小孩也會與家庭其他成員建立依戀關系。建立起心理依戀關系的人,是孩子內心安全感的來源。依戀有一點像小動物身上觀察到的“印刻”,小鴨子生下來最早見到哪個成年鴨子,就會“印刻”對它的依戀,從此一直跟著它走。就像是在《仲夏夜之夢》裏面提到的那種魔力藥水,喝了它,會愛上醒來之後見到的第一個人。

安全依戀是對愛的相互確認。嬰兒確認自己愛媽媽,媽媽愛自己,確認跟著媽媽就不用害怕,這是他後面面對世界時心裏安全感的來源,因為他敢於信任另一個人。一歲時候的安全依戀測試結果若是健康,成年後的自我成就、婚姻幸福的概率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