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瞬間移動

如果你是在《星際迷航》裏首次接觸到“瞬間移動”的概念——電影裏斯科特先生經常使用這個技能[相似的場景也出現在《驚爆銀河系》(Galaxy Quest)裏],那麽你也許會想,不用走路或者飛行就能從一個地方來到另一個地方,這簡直太方便了。但是,對於我這種看20世紀50年代低成本B級片長大的人來說,這是個可怕的概念。我看過文森特·普賴斯發現他的哥哥和蒼蠅合為一體(雖然這有悖物理事實)時煩躁(或者發瘋)的那一幕。直到現在,一想起青少年時期熬夜偷看電視中播放的電影《變蠅人》(The Fly)中可怕的半人半蠅的形象,我依然不能安心地和一只大蒼蠅共處一室。毋庸置疑,這部電影中的場景確實有點兒假,但它對於當時的青年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那個時代還沒有計算機合成圖像。

在現實世界中,真正的“瞬間移動”並不是瘋狂的科學家或者性格陰郁的蘇格蘭星艦工程師能實現的,它出自傑出的美國作家、研究員查爾斯·福特的想象。福特以研究和書寫奇聞逸事為生。20世紀初,福特積累了大量的奇異事件的“證據”。福特的名字和奇聞逸事緊緊聯系到了一起,以至於後來難以解釋的現象被稱為“福特現象”。

在福特1931年創作的科幻小說《看!》(Lo!)中,“瞬間移動”這個詞首次出現。福特寫道:“我所謂的‘瞬間移動’有時需要‘中介物質’,有時則不需要……當我看到一群回巢的鴿子或者候鳥時,我會想到一個更能表達我的想法的詞:瞬間移動的或者準瞬間移動的。”福特認為,僅憑意念就可以實現兩地之間物質的移動。這個概念也許更適合出現在中世紀的故事裏,不具備任何科學基礎,魔術師在瞬間實現了物體的轉移。

福特之所以創造瞬間移動這個概念,主要是想解釋歷史中曾出現的一些怪異現象,比如石頭雨、青蛙雨、魚雨和其他奇怪的雨,這也是反常現象研究小組熱衷的主題之一。福特相信,瞬間移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基於電場,暴風雨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種是基於某種未知的場,這可以解釋在天空厚重的雲層中出現的物體,或者突然出現在房子裏的物體。以上解釋也許聽起來有些科學道理,但是福特的想法只不過是打著科學幌子的魔術。

說起來可能不那麽浪漫,但許多媒體報道的超自然現象都不是真的,它們大部分是有規律可循的自然天氣現象。眾所周知,台風會讓物體懸浮於空中。同理,喀拉喀托火山活動時噴射出的火山巖可能會散落在世界各處。舉個更實際的例子,沙漠中的沙子可能會隨著大氣環流移動數千英裏,變成私家車上的灰塵,或者散落在某個室外活動空間。我們不需要超自然的“瞬間移動”,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搬運工。

很多人對著名的“瑪麗·西萊斯特”號(Mary Celeste)的故事著迷不已。“瑪麗·西萊斯特”號是一艘裝載著工業酒精的英國商船,原定航程是從紐約前往意大利的熱那亞。然而,在1872年12月5日,“瑪麗·西萊斯特”號被加拿大商船“德·格瑞第亞”號上的船員們發現,當時它依然航行在大西洋上,但船上的8名船員和乘客以及一艘救生艇都不見了。當時海上風平浪靜,船上有充足的食物,沒有被海盜搶掠的痕跡,而且船處於適航狀態。

就像夏洛克·福爾摩斯常面對的密室殺人場景一樣,“瑪麗·西萊斯特”號的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船上的人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瑪麗·西萊斯特”號之謎因此成為很多科幻故事的素材。當時的一些細節表明確實有些奇怪的事情發生。在1 701桶工業酒精中,有9桶空了;航海羅盤被毀了,鐘表也停止了;3個泵中有2個被拆了;非常重要的導航設備以及航海日志也都不翼而飛。

有傳言說,“瑪麗·西萊斯特”號上的船員們被魔法或者機械力量瞬間移動到了其他地方,這個想法吸引了福特的注意力,但它並不符合我們既有的物理知識。當然,從理論上說,把這些船員“瞬間移動”到其他地方是可行的。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其他務實的、不那麽玄幻的解釋。比如,船員們被抓到了另一艘船上,或者由於船上發生某種危機,他們失足落水。所以,除非有非常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否則瞬間移動的說法在這起事故中是站不住腳的,可惜這些證據並不存在。

對於上述解釋的通常反應是,船員為什麽會這麽做。但是船上也有一些相關線索,比如壞掉的泵和9桶消失的工業酒精。即便是毫無線索,比起無法解釋船員為何做出某種選擇,瞬間移動也更難解釋。拒絕接受“人類的正常解釋”是沒有道理的。作者柯南·道爾也許讓福爾摩斯在否定了“絕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出了“不太可能”的解釋,但是對於“瑪麗·西萊斯特”號事件,確實還有許多可能存在的解釋。巧合的是,柯南·道爾是第一個錯誤拼寫“瑪麗·西萊斯特”號的人,他在短篇小說《哈巴庫克·傑弗森的證詞》(J. Habakuk Jephson’s Statement)中將其誤寫成“Marie Cel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