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登上月球(第5/5頁)

最好的情況可能就是找到一個有許多固態水的彗星,並把這個彗星帶到月球表面。這個方法聽起來在技術上非常難以實現,其實它和在月球上建立聚居區的難度不相上下。我們已經實現過在彗星上作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預估過捕獲小行星並把它送入月球軌道的可行性。向月球聚居區送水可以利用類似的方法。

月球表面的另一種非常稀缺的物質是氮氣。月球移居者需要氮氣,因為我們需要把它和我們帶上來的氧氣混合,以產生我們平時呼吸所需的空氣。另外,氮氣對於農業也非常重要。作為空氣的主要成分,氮氣在地球上十分常見,但在月球上卻非常稀少。同樣稀少的還有植物生長必需的碳元素。因此,就像水一樣,把這些資源運送到月球上是非常困難的。

月球的經濟效益在於,月球上有些珍稀的資源可以被開發,比如氦–3,這種惰性氣體的同位素在地球上非常稀少。它是核聚變反應堆的重要原料。另外,月球表面有大量直接受太陽光照射的地區,如果把這些能量匯聚起來並加以利用,將成為新型的太陽能。但其技術難度高,成本效益低。

有人說,能征服月球並在月球上定居的人都是有開創精神的人。所以,月球上的居民將通過出售他們的精神資本、銷售理念和心理輔導為生。這或許有一定道理,但是很難預見這群特殊的月球人會有足夠強的創新性和足夠高的效率,來支持他們在月球上生活的龐大開支。而且,在遙遠孤獨的月球上生存需要一定的冒險精神,在月球上成功經營商業所需的開創精神並不等於在那裏生活所需的冒險精神。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微軟和蘋果公司的那些極客,他們吃比薩、喝咖啡就能快樂地熬通宵幹活,但這些人絕不是探險家。

不論我們多麽想讓科幻作品中的場景變成現實——我個人也有這樣的期待,但移居月球都不是一個經濟的策略。人類必然會在月球上有更多的探索和發現,但上文中我們的那些美好設想更有可能在其他對人類更具有長遠意義的星球上實現,比如火星,而不是月球。把月球看作潛在的聚居區,就如同把撒哈拉大沙漠或者死谷看作潛在的聚居區一樣,設想在上面建立城市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相比之下,月球更加荒涼,也更加不適合人類生存,而且生存成本更高。移居月球也許是個很吸引人的想法,但實現起來很難。

當我們有能力登上比月球更遠的星球時,我們將面臨一個新問題:宇航員和地球的距離更遠了。宇航員和地球的距離越遠,無線電信號傳輸所需的時間就越長。無線電信號需要4分鐘才能從火星到達地球,需要4年才能從最近的恒星到達地球,這意味著更進一步的太空探索需要更先進的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