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章 三份信函(第2/4頁)

“我們還是逐一進行研究吧,”哥尼納凡爵士說,“我們從頭開始,我先把第一行中所有殘缺不全的字逐個抽出來,毫無疑問,頭幾個字就是‘三桅船’的意思。再把英、法文兩封信湊在一塊兒看就明白了,船名是完整的,叫‘不列顛尼亞號三桅船’。至於第二行後面的兩個字gonie和austral,大家都知道只有austral一個字有意義,‘南半球’的意思。”

“這已經是十分珍貴的啟示了,”約翰·蒙格爾斯說道,“就是說該船是在南半球失事的。”

“還是不太具體。”少校說道。

“沒關系,我們繼續往下看,”哥尼納凡爵士接著說,“你們瞧,abor是個詞根,全寫應該是動詞aborder,‘到達’、‘登陸’的意思。幾位不幸的人到達了一個什麽地方。到達了哪兒呢?contin應為continent(大陸)一詞。而Cruel又是什麽意思呢?”

“cruel(殘忍)!”約翰·蒙格爾斯打斷爵士的話,“這個字正好可以與德文信中的graus聯系起來看。graus應該就是德文grausam(野蠻的、殘暴)這個字,也就是cruel的意思。”

“咱們繼續往下看!”哥尼納凡爵士說,他看到這些殘缺不全的字逐漸顯現出含義來,自然而然他的興趣也跟著高漲,“indi是不是India(印度)?船是在印度遇難的嗎?那麽,這ongit又是什麽意思呢?啊!我明白了,ongit肯定是longitude(經度)!接下來是緯度37度11分。好極了,總算有個比較確切的方位了。”

“可是,經度多少,我們還是不得而知呀!”麥克納布斯少校說。

“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弄明白呀,我親愛的少校,”哥尼納凡爵士說道,“弄清了精確的緯度已經很不錯了。這3封信中,法文信是相對最完整的,它起著決定性作用。這3封信彼此互為譯文,而且是逐字直譯出來的,因為這3張紙上彼此的行數一樣多。現在我們應該將所有已發現的字拼湊在一起,用一種文字譯出來,盡最大的努力研究確定其邏輯關系,找出最有可能性、最為合理明確的意思。”

“那麽,您打算按哪一種文字將這封信的意思統一起來呢,英文、德文、還是法文呢?”少校問。

“我覺得還是用法文比較好,從3封信來看,法文信是最完整的。”哥尼納凡爵士解釋說。

“閣下說得對,”約翰·蒙格爾斯稱贊道,“更何況大家都熟悉法文。”

“這是毫無疑問的,我現在就動手把這些斷句殘字拼在一塊兒進行研究。”

不久,哥尼納凡爵士就拿起筆編排出如下幾行字:

整封信的意思大致如下:

1862年6月7日,三桅船“不列顛尼亞號”格拉斯哥 沉沒於戈尼亞 南部海岸 兩名水手 格 船長 在大陸登陸 被俘於 野蠻的 印第

拋此信件經度

緯度37度11分 期盼救助

死去

這時候,一名水手前來向船長報告:“船馬上就要駛進克萊德灣了,請船長下達命令。”

“請問閣下有何指示?”約翰·蒙格爾斯向哥尼納凡爵士請示道。

“盡快駛往丹巴頓,約翰。送海倫娜夫人回到馬爾科姆城堡,然後我去倫敦將這封信件呈送給海軍部。”

於是,該水手接到命令後,立刻跑去向大副傳達。

“好了,朋友們,”哥尼納凡爵士說道,“我們繼續研究分析吧,我們已經找到了這場海難的相關線索。幾位生靈能否得救就靠我們了,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充分發揮我們的才智揭開這個謎團。”

“首先,”哥尼納凡爵士說,“在這份信件裏,有3個部分應該處理清楚:一、已知的部分;二、可猜測的部分;三、尚未知曉的部分。”

“我們目前已經了解了哪些情況呢?”哥尼納凡爵士又說道,“我們已經知道:1862年6月7日,格拉斯哥港的一艘三桅船‘不列顛尼亞號’沉沒了,兩名水手及其船長將這封信件用酒瓶裝著拋入大海,緯度37度11分,他們請求幫助。”

“沒錯!”少校應答道。

“那麽,我們還能分析推測出什麽呢?”哥尼納凡繼續說,“船的失事地點在南半球海面。在此我請大家特別注意gonie這個殘缺不全的字,大家猜猜它是不是指某個地區的地名?”

“Patagonia(巴塔哥尼亞)!”海倫娜驚叫道。

應該是,這樣就對了。

“不過,巴塔哥尼亞是位於南緯37度上嗎?”少校問。

“我們可以查證一下。”約翰船長回答說。他攤開南美洲的地圖開始查找起來,然後繼續說,“是的,千真萬確,巴塔哥尼亞正是位於南緯37度上。37度線恰恰橫穿阿勞卡尼亞,一直沿巴塔哥尼亞延伸,穿過南美洲北部的潘帕斯大草原,進入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