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章 南緯三十七度線(第3/4頁)

“應該沒問題,夫人!印第安人又不是食人族!絕對不會的。我在地理學會認識一位名叫季納爾的法國人,他曾被草原上的印第安人擄去了3年之久,吃了不少苦頭,受到過虐待,但他都扛過來了,最終還是勝利歸來了。歐洲人被印第安人視為有用的動物,知道他的價值,他們會像愛護牲畜一樣愛護他。”

“既然如此,就別再猶豫了,”哥尼納凡爵士說,“我們盡快出發吧。該怎麽走呢?”

“有一條既便捷又好走的路,”巴加內爾說,“越過這座小山,然後經由安第斯山東麓的小山坡,最後到達大草原。全程沒有崎嶇山路,如同是在逛花園。”

“還是看看地圖吧。”麥克納布斯少校說。

“地圖在這兒,我親愛的麥克納布斯少校。我們從智利海岸的魯美那角與卡內羅灣之間37度線的一端出發,穿過阿勞卡尼亞省會後,由安圖科火山南面的小道翻過科迪勒拉山,順著綿延的山坡而下,渡過內烏康河和科羅拉多河,就到達潘帕斯草原。再經鹽湖、瓜米尼河、塔巴爾康山,就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邊界。越過邊界後,爬上坦迪爾山,沿途細細尋找,一直找到大西洋岸邊的馬達那斯角。”

巴加內爾邊說邊比劃這次遠征要經過的地方,擺在眼前的地圖他連看也不看一眼。他對佛勒雪、莫裏納、洪保德、米艾爾、多比尼等人的遊記背得滾瓜爛熟了,他的記憶力超強,對一些地名也是了如指掌,不會有錯。他列舉了一連串的地名後又說:

“所以說,我親愛的朋友,這是條直路,30天就可以走完了。如果遇上逆風,鄧肯號會稍許晚一點抵達東海岸。”

“依您說,”約翰·蒙格爾斯船長問,“鄧肯號應該在哥蓮德角與聖安托尼角之間巡航,是吧?”

“沒錯。”

“那麽,哪幾位可以參與這趟遠征呢?”哥尼納凡爵士問。

“人越少越好,因為我們是去打探一下格蘭特船長的下落,不是去與印第安人開仗。我認為理所當然由哥尼納凡爵士領隊,少校是責無旁貸,再就是您忠實的朋友雅克·巴加內爾。”

“還有我!”小羅伯特大聲叫喚道。

“羅伯特,別插嘴!”瑪麗喊道。

“當然可以呀,為什麽不讓他去呢?”巴加內爾回應道,“旅行是年輕人開發智力的最佳途徑。好,還有小羅伯特,我們4人,再加上3名水手就可以了。”

“怎麽,”蒙格爾斯船長對主人說,“沒有我的份兒嗎?”

“我親愛的船長,”哥尼納凡爵士回答說,“我們把女乘客都丟在船上了,也就是說,我們把我們最親愛的人都留在船上了!除了鄧肯號熱誠的船長來照料她們,還能托付給誰呢?”

“那麽,我們可以同你們一起去嗎?”海倫娜夫人一臉擔優地望著爵士說道。

“我親愛的海倫娜,這次旅行想必時間並不長,很快就可以回來,我們只是暫時的小別,更何況……”

“好吧,親愛的,我明白你的意思,去吧,預祝你們凱旋而歸。”

“況且,這根本談不上是什麽旅行。”巴加內爾補充說。

“不算旅行又是什麽呢?”海倫娜夫人追問道。

“只是走馬觀花看看而已。如同一個善良人畢生行善,打塵世間草草而過罷了,‘但行善事,不問前程’就是我們的座右銘。”

巴加內爾說完這句話,一場辯論結束了。實際上這不是一場辯論,只是一次交流,大家意見完全一致。當天,就開始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大家決定嚴守秘密,以防驚動印第安人。

起程的日期定在10月14日,水手們得知要挑選幾位參與遠征,大家頓時都神采激昂,爭著要參加遠征。哥尼納凡爵士只好采取抽簽的辦法決定人選。最終中簽的有大副湯姆·奧斯丁、水手威爾遜和穆拉第。威爾遜年輕有為,身體健壯,生性活潑,是一條好漢。穆拉第曾經是名拳擊手,差點兒挑戰拳王湯姆·塞約斯。

哥尼納凡爵士做好充分的準備,他要求一定要按期出發。另一方面,約翰·蒙格爾斯也忙於儲備燃料,以便盡快啟錨開航。仿佛爵士與青年船長在展開一場競賽,看誰先抵達阿根廷海岸。

10月14日,大家都按照預定的時間準備就緒,待命出發。全體乘客都聚集在方形廳裏。鄧肯號已揚起帆,螺旋槳拍起了塔爾卡瓦諾灣的碧波。爵士、巴加內爾、少校、羅伯特、奧斯丁、威爾遜、穆拉第都已攜帶好卡賓槍和柯爾特左輪手槍,全副武裝,精神抖擻,準備離船。向導牽著騾子在水柵邊等著。

“時間已到,立刻出發!”哥尼納帆爵士宣布道。

“您放心去吧,親愛的愛德華。”海倫娜夫人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向丈夫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