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棲生之地(第2/4頁)

“哪兒有火呢?”威爾遜問。

“沒有火,可以生火呀。”巴加內爾回答說。

“火生在哪兒?”

“就生在樹杈上。”

“柴火呢?”

“樹上有很多枯枝,我們去砍。”

這一行人過著鳥兒一般的生活

“光有柴也生不著火呀!”哥尼納凡說,“火絨濕透了,像海綿一樣!”

“用不著火絨!”巴加內爾回答,“只要找點幹苔蘚就行,我可以用望遠鏡鏡片,借助陽光照一會兒,火就燒起來了。誰去打點柴火來?”

“我去!”羅伯特叫起來。

話剛落音,他就像只小貓似的鉆進了枝葉深處,威爾遜也隨後上去了。巴加內爾找來了一大堆幹苔蘚,他把這些幹苔蘚放在“翁比”樹幹的分叉處,下面鋪上一層濕樹葉,就這樣搭成了一個天然爐灶,也不至於引起火災。威爾遜和羅伯特很快就回來了,各自拾來一大捆幹柴,放在幹苔蘚上。此時,太陽光正強,巴加內爾用望遠鏡鏡片聚光,一下就將幹苔蘚點著了。只見巴加內爾像阿拉伯人一樣,叉開兩條長腿,趴在爐灶上方,一蹲一起,用自己的篷罩扇起風來。一會兒功夫,“爐灶”上就燃燒起了熊熊的烈火。眾人圍著火堆烤著自己的濕衣服,將篷罩掛在樹枝上,隨風飄蕩。接著開始吃早餐,定量分配,各人一份,因為還得要顧到日後。洪水可能不會像爵士所希望的那樣退得快,而幹糧有限,“翁比”樹又不是果樹。幸運的是,樹上鳥巢較多,鮮鳥蛋不少,除鳥蛋之外,還可以打鳥吃,吃的問題倒不用發愁。

接下來還得從長計議,盡可能把自己安頓得舒適些。

“既然廚房和飯廳都設在樓下,那就將臥室設在樓上吧,”巴加內爾幽默地說,“房子很大,還不用付房租,不必住得太擁擠。我看見上面還有些天然的搖籃,只要把它們固定牢後,就可以安穩地在上面睡大覺了,這可是天底下最好的床了。我們可以輪流守夜,什麽也不用怕。我們的人不少,足以能對付一群印第安人和其他各種野獸。”

“我們缺少武器。”奧斯丁說。

“我有幾支左輪手槍。”哥尼納凡說。

“我的手槍也還在。”羅伯特接著說道。

“沒有彈藥,光有手槍又有什麽用?”湯姆·奧斯丁說,“巴加內爾如果能想出法子造點彈藥出來就好了。”

“用不著造彈藥。”麥克納布斯說著便拿出一袋保存完好的彈藥來給大夥兒看。

“您這是從哪兒弄來的,少校先生?”巴加內爾問。

“塔卡夫留下的,他考慮到我們有可能用得著,給我後他便跳進水裏去救陶喀了。”

“真是俠義而勇敢的印第安人呀!”哥尼納凡叫道。

“是呀,”奧斯丁說,“如果所有的巴塔哥尼亞人都像他一樣,那這個民族真非同凡響。”

“還有那匹了不起的陶喀!”巴加內爾補充說,“它也是巴塔哥尼亞人的驕傲!我堅信我們一定還能看見他們,看見塔卡夫騎在馬背上好好的。”

“我們離大西洋還有多遠?”少校問。

“頂多還有40英裏,”巴加內爾回答說,“諸位,既然這地方如此寬敞,那我就先告辭了,到頂上去找個觀察台,用望遠鏡瞧瞧,看看外面的情況,然後向各位匯報。”

說罷,這位地理學家便從這一枝攀到那一枝,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密集的樹葉裏,不一會兒,便十分靈巧地爬到了樹頂。旅伴們各自開始忙於預備的床鋪,這事兒不難,用不了多久就準備好了。大夥兒回到“爐灶”旁邊坐了下來,開始閑聊。他們談論的並不是眼前的處境,眼前除了忍耐,別無他法。大家所談論的還是此行的主題:尋找格蘭特船長。3天之內水就會退去,旅行隊就能回到鄧肯號上了。但是哈利·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兩名水手——這幾個不幸的遇難者卻不能和他們一起上船。說實在的,這次橫穿南美大陸白跑一趟之後,所有的希望似乎就化為了泡影。還能到哪裏去尋找格蘭特船長及其同伴呢?海倫娜夫人和格蘭特小姐知道這一情況後,該是多麽難受啊!

“唉!可憐的姐姐啊!”羅伯特悲嘆道,“我們一切都完了!”

哥尼納凡第一次找不到一個字來安慰他,他還能給孩子說什麽呢?他們不是已經嚴格地遵從信件上所說的尋找了嗎?

“可是,”哥尼納凡實在納悶兒,“這南緯37度線可是明明白白地寫著,這可不是一個空洞的數字呀!不管是指哈利·格蘭特的失事地點還是被俘地點,這數字不是瞎猜的,也不是推測出來的呀!白紙黑字,我們親眼所見呀!”

“千真萬確,閣下,”湯姆·奧斯丁回答說,“看來我們的尋找要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