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十五章 水火無情(第2/3頁)

黑夜茫茫,閃電撕開了一條條雪亮的鋸齒狀裂口,清晰地倒映在湖面上,仿佛水面也被撕裂開來。漫天烏雲,松軟如棉。哥尼納凡看看天頂,又看看天邊,周圍漆黑一團,他只好又回到樹中央去了。

“情況如何,哥尼納凡?”巴加內爾問。

“看來暴雨即將臨頭,來勢兇猛。”

“好極了,既然我避不了,幹脆來一場痛快的吧,下猛一點。”他興奮不已。

“您的奇談怪論又來了。”少校說。

“麥克納布斯少校,天都快塌下來了,這場暴雨會大得驚人。剛才我設法想睡一會兒,可又想起了幾件事,我倒盼望來一場驚人的大風暴,我們現在正處在雷雨區。我記不清在哪本書上看過,1793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一場大雨竟打了37次暴雷,其中,有一聲雷就連續響了55分鐘,我的同事馬丁·穆西先生親自數過。”

“手裏拿著表數的?”少校問。

“是不是的確手裏拿著表數的,這不重要,”巴加內爾接著說,“可有一點讓我不安,那就是,這片平原上的最高點正是我們所在的這棵“翁比”樹。如果現在有個避雷針倒是很管用的,因為在潘帕斯區只有這麽一棵高樹,最容易遭到雷擊。而且,弟兄們,大家也知道,科學家總是勸告人們雷雨天不要呆在樹下。”

“嗯,這倒算句正經話。”少校說。

“應該承認,巴加內爾,您這話倒講到點子上了!”哥尼納凡說。

“呸,呸!”巴加內爾回答說,“我說的都是正經話,嘿!響雷了。”

接著,雷聲滾滾,驚天動地,聲聲逼緊,仿佛整個大氣層都在顫抖。閃電接二連三,縱橫交錯,形式各異。有的在天空一頓亂轉,有的則直落水面,有時在同一個位置連續閃現五六次。真是難得一見的自然景觀,讓學者們大飽眼福。有位名叫阿拉戈的學者,很好奇,做過這方面的統計,不過他也只引用了兩個例子來說明交叉閃電,實際上,有時竟多達幾百次的交叉,光芒四射,彎彎曲曲,成珊瑚狀,射出樹枝式的光條,錯綜復雜。

不一會兒,整個天空由東到北,蒙上了一片磷光,格外耀眼。它點燃了層層烏雲,忠實地反射在水面上,仿佛一堆堆燃燒著的火焰,水天之間構成了一個龐大無比的火球,球心正是這棵“翁比”樹。

哥尼納凡與弟兄們默默無言地看著這駭人的景象。大片的白光接連灑落在他們的身上,照亮他們的臉龐。彼此間雖然說話都聽不見,但可以看到各自表露出的神態:少校意氣自如,哥尼納凡堅韌剛毅,巴加內爾興致盎然,羅伯特驚恐萬狀,幾個水手們則顯露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神情。

此時,雨還沒有下下來,風在屏息待發,萬物處在瞬息之間。突然天上如瀑布決口,暴雨傾瀉,垂直而下,打在湖面上,濺起一片泡沫,被電光照得閃閃發光。

大雨是不是意味著這場風暴結束了呢?哥尼納凡一行人被淋成落湯雞就完事了?不!大禍還在後頭,與天火的一場激戰即將到來。有一個拳頭大的火球裹著黑煙,突然落在橫伸著的那個主枝的末端。火球旋轉而下,幾秒鐘後,像炸彈一樣,“轟”地一聲霹靂炸開了,頓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硫磺味。接著奧斯丁的一聲叫喊打破了沉寂:

“樹上著火了!”

一眨眼,“翁比”樹的西端燃燒著熊熊烈火,枯枝、幹草鳥巢,樹脂等易燃物同時助威,成了一片火海。

火借風勢,迅速蔓延,越燒越旺。趕緊逃吧!哥尼納凡及夥伴立即趕到樹的東部避亂。大家手忙腳亂,驚慌失措,連滾帶爬地躥到東邊的樹枝上。只聽見西邊的樹枝噼裏啪啦響成一片,一條條蜷曲繚繞的樹枝像活生生的巨蛇一樣落入洪水之中,隨波而去,邊走邊閃著褐色的亮火。樹上的火焰忽而升騰至半空,忽而被狂風壓下來,猶如內薩斯(1)的長袍將“翁比”裹在中央。弟兄們個個驚駭萬分,濃煙嗆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熱氣炙烤得他們難受。大火正在向下面的樹主幹蔓延。既無法撲滅,也無法阻擋,眼看著就要被活活燒死,如同印度教教徒的死者(2)。樹上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兩種死法擺在面前,燒死或淹死,反正是死,還是選擇不太痛苦的死法吧。

“趕緊跳水!”爵士喊道。

威爾遜身上已經著火,他首先跳進水裏了。忽然大家聽到他嚇得大聲叫喊:

“救命呀!救命呀!”

奧斯丁奔過去,一把將他拉回到樹幹上來:

“怎麽回事?”

“鱷魚!鱷魚!”威爾遜驚恐失色地回答說。

眾人朝下一看,驚訝地發現樹下面已圍滿了那可怕的蜥蜴動物。憑借火光,巴加內爾辨認出那些是西班牙人所說的凱門鱷,是南美洲最兇猛的動物。它們用強有力的尾巴拍擊著水面,用下顎上的長牙啃著樹,總共約十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