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險 第十二章(第4/4頁)

這是一個顏色很深的淡水湖,非常清澈,不時在水面上泛起幾處水泡,數不清的漣漪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彼此碰在一塊,由此可以推斷水底下肯定有不少遊魚。

“這個湖好美啊!”吉丁·史佩萊說,“我們要是住在湖濱一帶就好了!”

“有一天,我們會住到這裏的。”史密斯說。

他們朝著湖岸南邊的拐角處走,打算選距離“石窟”最近的一條路回去。從來沒有人走過這裏的灌木和叢林,所以開辟出一條道路並不容易。他們就這樣走向海岸,準備一直走到眺望崗的北邊去。它們朝著這個方向披荊斬棘走出了兩英裏,穿過最後一帶樹木,終於看到了高地就在眼前。高地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綠茵,再往前就是看不到邊際的汪洋大海。

只要斜著穿過高地再往前走一英裏,然後向下到達慈悲河的第一個拐角處就可以回到“石窟”了。然而工程師很想盡快了解一下湖水漲滿了以後從哪裏泄出和怎樣泄出的事情,所以他們就選擇穿過樹木,繼續往北探索一英裏,瀑布應該就在附近一帶,而且應該是從花崗石的石縫裏傾瀉下去的。簡言之,這個湖就是一個非常大的中心盆地,它是被小河的流水逐漸灌滿的,因此湖水必然能夠形成流向大海的瀑布。如果真是如此,工程師認為也許可以利用一下瀑布的力量,否則這股水的力量就要白白浪費掉了。於是他們爬到了高地上,沿著格蘭特湖繼續往前走,可是順著這個方向走出去一英裏了,這個必然存在的瀑布還是沒有進入賽勒斯·史密斯的視線裏。

此時已經是四點半。居民們必須得回到家裏去準備晚餐了。於是他們只好折回原路,順著慈悲河的左岸走回“石窟”。

篝火又生起來了。負責烹調的是納布和潘克洛夫,他們倆一個是黑人,一個是水手,對於烹調都駕輕就熟。刺鼠肉很快就烤好了,大家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納布和潘克洛夫很快烤好了刺鼠肉

吃過晚飯之後,大家正準備去睡覺,賽勒斯·史密斯從口袋裏掏出了今天他撿到的幾小塊不同的礦石,簡單地告訴夥伴們:

“夥計們,這個是鐵礦石,這個是黃鐵礦石,這個是陶土,這個是石灰石,這個就是煤。自然界已經供給了我們這些東西,而是否能將它們利用好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了。從明天開始,我們就得工作了。”

————————————————————

(1) 畢斯可夫(1792-1870),德國地質學家。

(2) 北美洲五大湖之一。

(3) 古希臘樂器,七弦琴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