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島上的人 第三章(第2/4頁)

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各種各樣的植物連根挖了出來,並帶回到平底船上,賽勒斯·史密斯這時還在那裏想著自己的心事。

通訊記者、赫伯特和潘克洛夫就這樣有時上右岸,有時上左岸,不斷地上岸探查。

慈悲河的左岸較為平坦,而右岸則樹木茂盛。工程師看了看他的袖珍指南針,河從第一個拐彎起,它的方向從西南到東北,在大概3英裏之內幾乎是筆直的。然而方向在第一個拐彎之後就發生了改變,在上遊可能朝西北延伸過去的慈悲河會直抵河流的發源地,即富蘭克林山的支脈。

吉丁·史佩萊有一次在途中登岸時捉住了四只鶉雞。這是一種嘴巴又薄又長、頭頸細長、長著短小的翅膀、幾乎看不到尾巴的鳥。赫伯特給它們起了個恰如其分的稱呼,叫做鵪鶉。這些鶉雞將成為未來的家禽場上的首批住客,林肯島上的居民們決定飼養這種動物。

他們到此時還沒有開過槍,在遠西森林時他們終於發出了第一聲槍響,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只和魚狗很相似的美麗飛鳥。

“我認得它!”潘克洛夫說著話,他的槍已經不由自主地滑下了肩膀。

“你認識什麽啊?”通訊記者問。

“它就是我們第一次來打獵時逃走的那只飛鳥,我們曾經用它來為這一帶的森林起名字。”

“是啄木鳥!”赫伯特喊著。

沒有錯,這正是一只啄木鳥,它的羽毛正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它被一顆子彈打了下來,托普把它銜到了平底船上。然後他們又收獲了半打的猩猩鸚鵡。這種鸚鵡的大小跟鴿子差不多,羽毛裏點綴著綠色,翅膀部分是深紅色的,一道白邊鑲在冠毛上。這些鸚鵡是少年的戰利品,他為此感到非常得意。啄木鳥的肉太粗了,猩猩鸚鵡要比啄木鳥好吃得多了。可是,要想讓潘克洛夫承認他手上的獵物不是最好吃的飛禽,這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平底船在早上十點鐘到達了距離慈悲河口將近5英裏的第二個拐角。他們在這裏停下,找了一片美麗的樹蔭,決定就在下面吃早餐。這裏的河流還有60英尺到70英尺的寬度,河床的深度大概6英尺。工程師發現越來越多的支流開始出現,但是因為這些支流都不過是一些小溪,所以它們是無法通航的。周圍包括啄木鳥森林和遠西森林在內的森林都一望無際。不管是森林的深處,還是慈悲河畔的大樹下,都沒有人類到過的蹤跡。探險的人們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這些樹木明顯都沒有被砍柴斧碰到過。丫杈橫生的灌木和深草叢中大樹間的爬藤也不曾被開路的人用刀砍過。要是真的有遇難者登上過海島的話,他們不可能已經離開,然而在叢林裏卻沒有辦法找到這些剛剛從險惡困境中走出來的人。

所以工程師急於前往林肯島的西海岸,根據他的估計,這段路至少還有5英裏的距離。

他們繼續航行著,現在的慈悲河好像並不是向著海岸流去,而是奔向了富蘭克林山。於是他們做出了決定,只要河水還能把船浮起來,他們就照常駕著平底船向前進。這樣既省力又節省時間,否則他們就只能拿著斧頭去密林中開路了。沒過多久潮水就失去了作用,不知道是因為退潮還是因為離開慈悲河口太遠,他們覺察不到海潮在向前流動了。他們只好依靠自己的雙手了,赫伯特和納布兩個人各拿了一支槳,潘克洛夫搖起了櫓,他們繼續逆流而行。樹木逐漸稀疏起來,樹木之間的距離相隔得也非常遠,經常會看到一些大樹孤零零地聳立著。可是它們之間的距離愈遠,長得也就愈發美麗,這是因為樹木之間的空氣流通的緣故。

這一帶的植物都非常的美麗。植物學家看到這些花草樹木,一定能夠毫不猶豫地說出林肯島的緯度。

“快看,那是桉樹!”赫伯特喊起來。

沒有錯,正是這種亞熱帶的美麗大樹,它們和澳大利亞、新西蘭(1)的桉樹屬於同一類,這些樹木有的達到了200英尺高,樹幹下部周長也達到了20英尺,那些凹凸不平的樹皮的厚度有5英尺,裏面還含有芳香的紅色樹脂。這種稀奇的高大桃金娘科樹木的葉子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換言之,就是它的葉邊是向上長著的,所以陽光總是很容易就可以透過樹木照射下來。

桉樹的下面是一片綠茵,灌木叢中逃出來了一群小鳥,它們拍了拍翅膀飛到了陽光裏,如同插上了羽翼的紅寶石。

“它們好像是一種喬木!”納布喊著,“可是它有什麽用處嗎?”

“嘿!”潘克洛夫回答,“這些大樹就好像是大胖子,根本是外強中幹。”

“潘克洛夫,我認為你說得不對,”吉丁·史佩萊說,“要知道,桉樹可是制造家具的上等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