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島上的人 第十三章(第2/3頁)

潘克洛夫把前帆小心地落下,以防滿帆時突遭夜風來襲。夜深人靜,這樣小心或者略顯多余,但是謹慎的水手這樣做並沒有錯。

夜裏,通訊記者睡了半宿,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在舵旁輪流休息,兩個小時換一次班。少年的沉著和果斷足以讓水手給予他充分的信任。潘克洛夫指示著他,就像船長在指揮著舵手。第一夜平安度過,10月12日的白天也是同樣的情況。他們嚴格保持著前進的方向,要是“乘風破浪號”不與別的海流相遇,它必定能夠直接駛入達抱島的海域。

史密斯和納布向他們揮手告別

當時他們所經過的海面上都空無一人,偶有信天翁或者軍艦鳥飛進槍彈的射程之內,吉丁·史佩萊就會不禁想起,這會不會是他上次用來送信給《紐約先驅報》的那只呢?似乎只有這種鳥時常往來於達抱島和林肯島一帶。

“不過,”赫伯特說,“捕鯨船總是在這種季節造訪南太平洋,我想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寂寞的海面了。”

“不,這裏並不像你說的那麽寂寞。”潘克洛夫說。

“你的話我不是很明白。”通訊記者說。

“瞧,不是還有我們在海面上嗎?難道這只船是難船,而我們是小鯨魚嗎?”

潘克洛夫說著就笑了起來。

在傍晚時他們估計“乘風破浪號”在離開林肯島的三十六個小時裏,已經以每小時3海裏到4海裏的速度航行了120海裏。現在風勢漸小還有可能停滯下來。饒是如此,要是估計得沒有錯,他們理應在明天破曉時看見達抱島。

吉丁·史佩萊、赫伯特和潘克洛夫在10月12到13日這一夜都沒有睡覺。他們激動地期盼著天明,很難預料此次冒險的結果。他們是否將要到達達抱島?他們要救的遇難者是否還在島上呢?這個人究竟是什麽身份?這個人的到來是否會破壞掉他們的團結呢?這個遇難者是否願意換一個困守之地呢?所有的問題無疑都將在明天得到解決,然而現在他們卻無法安心。天剛剛亮起來,他們就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西方的水平線。

“是陸地!”潘克洛夫在清晨六點鐘的時候喊起來。

潘克洛夫沒有看錯,那裏肯定是陸地。“乘風破浪號”上的水手們此時無比高興,再過幾個小時他們就可以踩在達抱島的海灘上了。

達抱島現在距離他們還剩下不到15海裏了,它的海岸很低,比水面只稍稍高出了一點。

“乘風破浪號”對著海島直開過去,船頭稍偏南,初升的朝陽正照耀著一兩處海峽。

“這個島比林肯島還小,”赫伯特說,“大概跟林肯島一樣也是由海底地震形成的。”

“乘風破浪號”在十二點鐘時距離海島不足2海裏了,潘克洛夫小心翼翼地駕著船在陌生的海面上前進,同時尋找著適合登陸的海岸。現在可以清楚地看見達抱島了,島上叢生著一些跟林肯島上品種一樣的橡皮樹和其他大樹。可是島上並沒有一縷顯示有人居住的炊煙,海岸上也沒有人跡,這實在令人詫異。

紙條上寫得再清楚不過,有遇難者在這裏,並且肯定在等待著救援。

此時的“乘風破浪號”穿過礁石,駛進了曲折的海峽。潘克洛夫把掌舵的工作交給赫伯特,自己站在船頭手握著帆索觀察著海水準備下帆。吉丁·史佩萊用望遠鏡望著海岸,毫無發現。

“乘風破浪號”在十二點鐘時碰到了陸地。水手們拋下船錨收起船帆,就準備登岸。

這無疑就是達抱島,根據最新的航海地圖,新西蘭和美洲之間的太平洋上只有這一個島嶼。

為防止退潮時海水把船沖走,他們牢牢地系好了它。接著他們全副武裝登上海岸,準備爬上半英裏以外的那座250英尺到300英尺高的小山上去。

“站到那座小山頂上,”史佩萊說,“我們可以先把島的全貌看一下,再去搜查就簡單多了。”

“在林肯島上,史密斯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上富蘭克林山。”赫伯特說,“我們在這裏也這麽幹吧!”

“不錯,”通訊記者說,“這實在是最好不過的行動方針。”

探險家們說著就向一塊一直伸展到小山腳下的空地上走去。和林肯島上相似,他們周邊飛翔著成群的野鴿和海鷗。空地左邊的一片叢林裏隱藏著什麽膽小的動物,灌木叢裏傳出它們沙沙的響聲,野草輕輕擺動,但卻看不出島上有人的蹤跡。

潘克洛夫、史佩萊和赫伯特只用了幾分鐘就爬上了山,他們急切地巡視著水平線。

達抱島周圍不過6英裏,海角、地岬、港灣和河流稀少,如同一個被拉長的橢圓形。四面是連著天邊的無盡汪洋,看不到任何陸地和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