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荒島的秘密 第十八章(第2/5頁)

“那我們就應該除掉這座火山。”納布嚴肅地說。

“納布,你說得不錯!”潘克洛夫大笑起來,“既然如此,就由你來負責這項工作吧!”

賽勒斯·史密斯向前走出幾步,注視著從富蘭克林山裏冒出的濃煙。他傾聽著,覺得遠處該有隆隆的響聲。接下來,他走回到夥伴們的跟前,說:

“是的,朋友們,我們不能再欺騙自己,現在林肯島將要發生重大變故。現在的火山內部已不只是在沸騰,而是著了火,我們無疑將會受到火山爆發的威脅。”

“既然這樣,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說,“我們就等待著它的爆發。若爆發得好,我們可以鼓掌。我認為我們無需為這件事憂慮。”

“潘克洛夫,可能如你說的那樣,”賽勒斯·史密斯說,“因為古代的巖漿出口如今依然開著。正因如此,所以巖漿若噴發出來,會一直流向北邊,但是……”

“但是既然火山爆發對我們沒有好處,還是不要爆發的好。”通訊記者說。

“那誰能知道呢?”水手說,“或許這個火山裏有什麽寶貝,若噴出來,我們還能加以利用!”

賽勒斯·史密斯搖了搖頭,似乎已預料到這個突如其來的現象不會有什麽好的結果。他不像潘克洛夫那樣,輕松看待爆發的結果。就算因為火山口的位置使得巖漿不會直接威脅到島上的森林和已開拓的地帶,但爆發之後還是會引起其他的“並發症”。火山爆發往往會附帶著發生地震。加之林肯島又是一個包括不同地質的島嶼,有的地方是玄武巖,有的地方是花崗巖,北邊是凝結的熔巖,南邊是肥沃的土壤,這些物質不可能緊密結合,所以很有可能會崩裂。正因如此,雖然熔漿四溢不大可能造成嚴重災禍,但若因為大地結構的動搖而促使荒島解體,造成的後果卻是不堪設想的。

艾爾通趴到地上,附耳在地上聽了一會兒,說,“我似乎聽到了一種低沉的隆隆聲,好像一輛拉著鐵條的馬車所發出的聲響。”

居民們仔細聽了一會兒,證明艾爾通並未聽錯。這隆隆的響聲裏還夾雜著地下的轟鳴,形成了一種“漸強”的節奏,接著又慢慢地消失了,似乎是狂風暴雨到達了地下,隨後又似乎慢慢過去了。但他們卻並未聽到一般所說的爆炸聲。所以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水汽和濃煙能從中央管道裏自由放出,安全活門比較寬大,不會發生激變,所以不必擔心爆炸。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還不回去工作呢?”潘克洛夫說,“就任憑富蘭克林山去盡情地冒煙、轟鳴、吼叫和噴火吧,我們毫無理由站在這裏!艾爾通、納布、赫伯特、史密斯先生、史佩萊先生,今天大家必須去參加工作,我們現在就要安裝內龍骨了,十二條胳膊也不會嫌多的。等新船造好之後,我們還叫它“乘風破浪號”好嗎?我計劃在兩個月以內讓新的“乘風破浪號”漂浮在氣球港上!所以,現在哪怕是一個小時也不能浪費!”

居民們在潘克洛夫的號召下全都去造船所安裝內龍骨了。內龍骨是相當厚的木料,船的下部就是由它構成,從而把船身的肋材牢牢結合起來。居民們都參加了這項艱巨的工作。

這天是1月3日,他們整天都在忙著工作,並未進一步去考慮火山的問題,再說,從“花崗石宮”下面的海灘上也無法看見富蘭克林山。雖然這一天天氣晴朗,陰影卻有一兩次把正在運轉的太陽遮住了,這說明在太陽和林肯島之間正有一股濃煙經過。岸上的風把這些水汽都刮去了西邊。賽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萊注意到了這些情況。火山復活又進一步發展了。他們經常討論這個問題,但並未停下工作。不管怎麽看,盡快造好船是首要前提。如有變故,船就是居民們最可靠的保障。這只船或許將是他們唯一的避難所,誰知道呢?

賽勒斯·史密斯、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在晚飯後爬到眺望崗的高地上。這時天色已晚。周圍一片昏暗,因此他們就能看出火山口處上升的水汽和煙霧裏是否夾帶著火焰,或火山裏是否噴出了白熱物體。

“火山口著火了!”比夥伴們要敏捷一些的赫伯特率先跑到了高地上。

富蘭克林山跟他們大概有6英裏的距離。它這時就像一個巨大的火把,一團煙火繚繞頂端。山頂上密布的濃煙裏夾雜的可能是巖燼和熔渣,所以在蒼茫暮色中,火光顯得尤其微弱。但整個荒島上卻籠罩著一片黯淡的紅光,紅光中屹立著高崗上朦朧的樹影。水汽如旋風一般升上去散開,遮滿天空,只能隱約地看見幾顆閃爍的星。

“變化得太快了!”工程師說。

“這一點也不稀奇,”通訊記者說,“火山已復活了很久。賽勒斯,你大概還記得我們初次看見水汽是在搜尋尼摩船長的住處時。若我沒有記錯,那應該是在10月15日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