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通往地心的大討論(第2/3頁)

“不可能?”教授激動地問道,“請問為什麽?”

“因為火山口顯然塞滿了巖漿和滾燙的巖石,所以——”

“假如這是一座死火山呢?”

“已經熄滅的火山?”

“是的,目前世界上的活火山大約只有300座,大部分火山都是死火山。斯奈費爾屬於死火山,根據歷史記載,它只噴發過一次,那是在1219年。從此之後,它已經安靜了很久,不再屬於活火山了。”

叔叔如此肯定的論證,使我無言以對,只好把話題轉到其他疑問上。

“那斯卡爾塔裏斯這個詞意味著什麽呢?它和7月怎麽聯系在一起了呢?”

叔叔思考了幾分鐘。在這短暫的時刻,我又產生了一線希望,可是它們很快就消失了,因為叔叔很快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你認為不可知的問題,對我來說卻是顯而易見的。這證明,薩克努塞姆希望巧妙而謹慎地把他的發現告訴別人。斯奈費爾有好幾個火山口,而他必須指出通向地心的那一個火山口。這位聰明的冰島人是怎麽做的呢?他通過觀察發現將近7月的時候,也就是6月的最後幾天,一座名叫斯卡爾塔裏斯的山峰的影子正好落在這個火山口上,於是他就把自己的發現寫進了那封密碼信。還有什麽東西能比這更準確地指示出火山口的位置呢?這樣,當我們到達斯奈費爾山頂以後,就不用考慮該走哪條路了。”

叔叔斷然回答了我所有的疑問。我明白,我的疑問絲毫不能影響這張老羊皮紙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於是我不再圍繞羊皮紙上的內容向他施加壓力,不過我仍然要說服他,因此我就轉而提出了一些科學方面的問題,我認為這些問題比剛才的問題更具有說服力。

“好了,”我說,“我不得不承認,薩克努塞姆寫的非常清楚,沒有任何令人疑惑的地方。我甚至承認這份文件是真實可靠的。這位學者真的到達了斯奈費爾火山,他也確實看見了斯卡爾塔裏斯的影子在6月最後幾天落在了火山口附近,他甚至真的從當時傳說的故事中,聽說過那個火山口可以通向地心。不過,至於他是否親自進行過那次旅行,而他是否曾經回來,我就拒絕承認了——他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樣做過!”

“這就是你的理由?”叔叔用嘲諷的口吻說道。

“因為一切科學理論都可以證明,這種壯舉是不可能的!”

“那些科學理論是這樣說的嗎?”教授做出一副溫順的樣子,說道,“哦!多麽討厭的理論!多麽陳腐的理論!我們要被它們轄制嗎?”

我發現他在嘲笑我,但是我仍然繼續說下去:“是的,大家都知道,從地球表層每向下70英尺,氣溫就會上升1度。如果溫度和深度這一比例關系保持不變,那麽地球的半徑有4500英裏,那麽地心的溫度就會高達360032度。地心的一切都會以灼熱的氣體形式存在,即使是黃金、鉑金這些金屬和最硬的巖石也不能抗拒這種高溫。我有充分的理由產生疑問,人怎麽可能穿過那種地方呢?”

“那麽,阿克塞爾,只是高溫使你感到困惑了?”

“當然了。我們只要深入地下30英裏,我們就能到達地殼盡頭,可是那裏的溫度已經超過了2372度。”

“你是不是害怕被燒化?”

“我留給你來判斷這個問題好了。”我不高興地回答。

“這就是我的決心。”裏登布洛克教授帶著一種優越的神氣說道,“由於我們人類只穿越了地球半徑的千分之十二,因此你和任何人都不可能了解地球內部的情況。可是,科學理論是需要不斷進步和完善的。在傅利葉(1)之前,人們不是一直認為星際空間的溫度是在不斷遞減的嗎?而今天我們卻發現,宇宙空間的最低氣溫不會超過零下40度或零下50度。那麽,地球內部的高溫為什麽不能符合這一規律呢?在一定的深度,它完全可能達到極限後不再繼續升高,不會達到最耐熱的金屬都會熔化的熔點。”

叔叔既然把問題放到了假設的領域,我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好了,我告訴你吧,一些真正的學者包括波瓦松(2)在內,他們已經證明,如果地球內部真的存在著超過360000度的高溫,被熔解的物質所產生的灼熱氣體就會具有一股地殼不可抗拒的彈力,那麽地殼就會像鍋爐外殼那樣在蒸汽的作用下爆炸。”

“這只是波瓦松的看法,叔叔,並不能說明什麽。”

“我承認是這樣,但是其他著名地質學家也同樣認為,地球內部的成分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水,更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巨大的巖石,因為那樣地球的重量會完全不同。”

“哦,利用數字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證明一切!”

“難道事實不是這樣嗎?自從地球誕生以來,難道火山的數目不是在一直減少嗎?我們難道不能據此推測,如果地球內部存在著熱能,那麽這些熱能也在不斷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