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地中海(第3/3頁)

“什麽意思?”叔叔問道。

“因為動物生命只是在第二紀才在地球上出現。那時,經過河流沖積形成的沉積層,取代了原始時期熾熱的巖石。”

“很好!阿克塞爾,回答你的問題很簡單,因為這裏的地層正是沉積層。”

“什麽,在地下這麽深的地方會有沉積層?”

“毫無疑問,這種現象也可以得到地質學的解釋。在一段時期,地球包裹著一層堅韌可伸縮的外殼,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這層外殼可以交替高低起伏,形成土質的疏松,後來一部分沉積層在地殼下陷的時候落入了巨大的裂縫底部。”

“可能是這樣。不過,這些古老的動物既然曾經生活在地下,難道現在就不會仍然生活在這片黑暗的森林裏,或者隱藏在陡峭的巖壁後面?”

想到這些,我不禁不安地打量著四周,但是在這片荒涼的海岸上,並沒有任何有生命的東西出現。

我感到有些疲倦,於是在一個岬角旁的巖石上坐下來。海浪拍打著岬角底部,發出響亮的沖擊聲。從這裏遠遠望去,可以將整個月牙形的海灣盡收眼底。在海灣盡頭的金字塔形巖石中間,有一個不大的港口。由於海風吹不到,港口的水面非常平靜,可以容納一艘雙桅橫帆船,或者兩三條雙桅縱帆船自如出入。我幾乎認為自己可以看到幾艘小船正揚起風帆,準備在南風的吹拂下啟航。

但是,這種幻覺很快便消失了,因為我們是這個地下世界唯一有生命的動物。這時風停了,一種比沙漠更深的孤寂籠罩著赤裸裸的巖石和大海。我多麽希望穿透遙遠的濃霧,將遮掩在地平線上的那層神秘的帷幕撕碎,看到背後的東西。我會提出什麽疑問呢?大海的盡頭在哪裏?它會通往什麽地方?我們能看到它的彼岸嗎?

叔叔對一切都深信不疑,而我卻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整整一個小時,我都在沉思中凝視著眼前這些奇妙的景色。隨後,我們沿著海岸向巖洞走去。帶著一些離奇的念頭,我漸漸進入了沉睡。

————————————————————

(1) 普魯托,羅馬神話中的死神和陰間的統治者,這裏指冥王星。

(2) 普洛塞爾皮娜,羅馬神話中是普魯托的妻子,這裏指冥後星。

(3) 猛瑪特溶洞,位於美國肯塔基州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溶洞群,長252千米,由255座溶洞組成,形成了一個曲折幽深的地下迷宮。洞內共有七十七座地下大廳。在洞中,有千姿百態的石筍和石鐘乳,宛如人和各種動物的肖像。猛獁洞內有七個瀑布,分布在三條地下暗河上,還有一個地下湖。洞中常年保持在12℃左右,空氣清新潔凈。科學家認為這個洞導流水溶蝕而形成的,經歷了2.4億年的漫長歲月。

(4) 布裏亞德(1742—1793),法國生物學家,真菌學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