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2/6頁)

萬得福沾了滿身汙垢,當真三分不像人、七分甚似鬼,自不便徑由正門趨入,只好再沿著電線朝西縱過兩縱,一個鷂子翻身,直接躍進那“思過廊”中。不意兩腳才一點地,卻見他那百寶囊裏剩下的七支袖箭一字排開,倒插在廊底玄關小屋的橫梁底下,其中六支插得較深,一支插得較淺。這在幫中光棍眼下是個非常明白的插香式—通常無論大小香堂,遇有疑難事體,既不能勞動居大位者仲裁,底下人丁又不便擅自做主的時候,常有以多數決而定之的程序,和近代民主議事的投票行為十分類似。其步驟是在香堂中另設一藍瓷或青瓷小香爐,約定以插香示意。凡有相同意見者或插成梅花形、或插成七星形,乃至八仙星、九寶蓮燈形等不一,要之以一成形之體勢為尚。若不能成形—也就是插香之人中有不能同意者—即將其手中之香插得淺些,或插得遠些。設若所有的人都插過了香,眾人再圍聚研讀,看它體勢成形與否,並以此定奪是否能作成合議。

六老留在門梁上的七支袖箭一字排開,擺不成圖陣。這表示他們自知非老漕幫光棍,所以不便逾越分寸,去擺出只許光棍才能擺設的圖形。可是這樣插箭,並非沒有用意—它似是在告知萬得福:六老已然齊心一志,同進同退,且希望萬得福也能和他們亦步亦趨,不分內外,是以最左邊的一支袖箭同其他各支皆呈等距插入木中,只是插得略微淺了一二分。萬得福細心體會,微微又揣摩了一些意思:莫不是這六老特為引我至此,且將我視作無長無少、不尊不卑、“一字攤開”的同仁,只我所識所知,猶淺了一二分—誠若如此,然則又該如何深入參悟呢?

一邊想著,萬得福一邊踏進玄關,脫去外衣、長褲並鞋襪。一扭頭,瞥見玄關小室和那浴室之間的紙門拉開了約莫一個掌幅寬的間隙,裏面熏熏蒸蒸冒出來一縷又一縷煞白的煙霧。萬得福心下自然好奇,暗道:這瘸奶娘如此神通,如何省得我叫那六老整得個泥腥土素,臭穢難當,居然便注滿了“水龍槽”,等我回來洗澡?想到這裏,順手將紙拉門輕輕一撥,果然見“水龍槽”已經注了七分滿,其內熱氣騰升。一旁胰皂、毛巾俱備,還放置著一雙簇新的黑幫棉鞋。不遠處的條凳中央更齊齊整整疊著一落看來也是嶄新的玄色衣褲。最令萬得福料想不到的是這“水龍槽”—

先前說過,“水龍槽”是老漕幫特有之物,制作上本有定制,它必須以上好檜木為料,五尺四寸長、兩尺七寸寬、三尺六寸深,但凡幫中有那必須齋戒凈身之禮,總用得上此物。槽下安置了四只滾輪,一樣也須紅檜斷刨做成,講究的木輪還需出自同一株上下通直且徑亦一般粗細的檜樹,取其“同根連理/通行無礙/一脈相承/四方無阻”之意。之所以洗澡桶下著木輪,有一個考證是說早年糧米幫祖法羅教,屬佛教的支流,故四輪實指“法輪”。但是這個來歷過於迂曲,不如第二個說法務實。這第二個說法仍舊與老漕幫早年在各地設立庵堂的情景有關。當時庵堂窮簡窳陋,光棍自炊自食,根本請不起傭役仆作。在一般生活上,的確也就是一群自了漢各行起居、相互幫襯。獨獨打水洗澡這事既費事、又耗神。可眾人同寢一堂,冬天還稱得上暖和,到了夏日,則各人身上的汗酸皮臭便十分難忍。有個機靈的光棍遂發明了一個小裝置:在一大木桶下加裝木輪四枚,用時可將整個木桶推至井邊盛水,然後就地鉆入桶中洗浴,事畢拔起桶底軟塞,排去汙水,可謂十分方便。這個可以活動自如的大水桶於是有了個名稱,叫“水龍槽”,取意正在推槽往返,靈活來去,猶如戲水之龍。後世庵清光棍無論如何文明生活,總要以木桶洗浴。桶下即使不設滾輪,也常要在原本裝置木輪的地方或刻或繪四個輪形圖樣,以仿“水龍槽”舊制,這都是不忘本的命意。

可這萬得福才翻身入槽,槽下滾輪猛地一松,竟然像是裝上了引擎一般朝前行去—這原也不足為奇,這浴室為排水便捷,地面打就的一層水泥底其實本有高低傾斜的角度,是以“水龍槽”輪下平時應該卡著一片三角木,以防滑動。也不知是夜來瘸奶娘傷心失神,忘了將三角木插回原處,或是怎地,總之這“水龍槽”一時竟好似脫韁之馬,倏忽朝浴室的盡頭滑去,眼見就要撞上石壁,猛可卻又煞住了,萬得福探身朝下一覷,見輪前平白又多出兩塊根本不該出現在此處的黑瓦片來。

這一刻萬得福拍了兩下腦袋,自忖:那六老能攛掇我回得祖宗家門,難道就不能在這浴室裏布置機關嗎?好!你們整了我大半日的冤枉,如今伺候我洗個澡也要煞費周章,我且尋摸尋摸,你們究竟還有什麽把戲可耍?轉念及此,萬得福順勢朝前一傾身,想要看出點名堂—究竟這“水龍槽”為什麽會停在這裏?偏在此刻,他聽見了一陣哄然大笑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