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回 笑天王單棍掃百寇 夏遂良避難金石寺(第2/5頁)

且說徐良眾人,回到開封府,天已經亮了。把事情安排了一下,各自休息。未末申初,徐良起床,擦了把臉,來找白蕓生,到這兒一看,他們爺兒倆也剛剛起來,這兒還有兩個大和尚。白春告訴徐良,這是他的兩位朋友,他們一塊兒進京的,見徐良有要事相告。徐良聞聽此言,再次與兩個和尚見禮。兩位和尚一個法名橫寬,金石寺的方丈;一個叫法辰,金石寺的都寺。後來徐良道:既然有要事,就多找幾個人一塊兒談吧。於是,白蕓生、白春、橫寬、法辰和徐良一同來到校尉隊議事堂。徐良又派人請來了蔣平、展昭、房書安。白春告訴徐良:這件事非常重大,必須在門外撒崗,不許別人偷聽,也不許有人靠近。徐良答應,都作了安排,白春這才說出了他到這兒來的經過。

原來白春五歲的時候,有一天在門外玩耍,被人販子偷走了,幾次轉手,落到了一位著名劍客今古奇人柳目柳成光的手裏。柳老劍客見這個小孩兒人長得漂亮,非常喜歡,後來打聽到他是老白家的後代——白蕓生的父親白金堂和白玉堂是一母同胞——更高興了。他給白家送了個信兒,便收下白春做了徒弟,七年功夫,把全身本領都教給他了。

後來他發現這個孩子不但天資聰明,而且臂力過人,使刀使劍都嫌不夠勁兒,柳老劍客就又給他找了兩位師父,乃是當今使棍的尖子,一位叫獨棍神佛馬天夫,一位叫神棍無敵馬天池。弟兄倆也挺喜歡白春,把棍術傾囊相授。三位高人教一個徒弟,白春的能耐自然很大了。後來他們給白春打了一條亮銀盤龍棍,告訴他可以出去闖蕩江湖了。老師送他個綽號,叫笑天王。就這樣,白春拜別師父,回了金華老家。白春回到家中,全府上下喜歡的了不得,可是他只住了五天,無論如何也住不下去了,非到京城找他父親和叔叔不可。他的母親無奈,只好打點行裝,送他上路。在路曉行夜宿,非止一日,這一天路過光州地界。正在路上行走,忽然刮起了微風,擡頭一看,空中起了一片烏雲,這塊雲黑壓壓霧沉沉,不一會兒便布滿了天空,接著一聲炸雷,下起了傾盆大雨。白春一看,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挨店,如果被雨淋著,行路多有不便,擡頭看前邊有片樹林,就想到那兒暫避一時。誰知等進了樹林,雨水照樣朝身上澆,因為這片林子樹木不大,枝葉不密,根本遮不了雨。他擦了擦臉上的雨水,順著樹木的縫隙,透過雨幕,影綽綽發現前邊有個房子,白春一手掂棍,一手提包,朝房屋奔去。到了近前一看,是座孤零零的土地廟,一間小屋,門窗都沒了,已經破爛不堪。白春心想:不管怎麽地,總可以暫避一時吧,邁步進了小廟。到裏邊一看,神道的塑像缺胳膊少腿,歪在一邊。再看屋角落,蹲著一位大和尚,看相貌並不怎麽兇惡,渾身上下濕漉漉的,旁邊放著一柄宣化大斧。看樣子這和尚也是到這兒避雨的吧。和尚見有人進來了,眼皮翻了翻,一瞅白春掂著個包,有了興頭,兩眼直打轉。白春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夥,人情世道一竅不通,和尚看著他的包打主意,他卻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和尚一笑道:“大師父,你也是避雨的吧?咱們倆可以做個伴兒了。”和尚看了他一眼,仍然沒有理他,不過又瞧了瞧他那根大棍,搖了搖頭。

過了一會兒,雨住天晴。白春一看,我還得趕路哇,擰了兩把褲腿上的水,往外就走。誰知剛出這個廟門,後邊有人大喝一聲,把他給叫住了:“站住!你往哪兒去!這個廟是白進的嗎?不留下錢財,休想離開!”白春一聽,嗬,還想訛錢哪,他笑嘻嘻就站那兒了。扭頭一看,那個胖和尚手掂宣化斧,惡眉瞪眼,站在廟門口。白春笑了:“大師父,我在這兒避會兒雨,還得拿錢?”“那是自然。這座廟是我蓋的,我就在這兒出家,誰來都得拿錢。”“哈哈哈!大師父,你是個和尚,看著沒,這兒是土地廟,你怎麽能在這裏出家呢?”和尚臉一紅,道:“這個你管不著,反正進我這個廟就得拿錢。”“行啊,在這兒避會兒雨,弄臟了屋地,拿錢也應該。大師父,你要多少銀子?”

“十兩。多了不要。”白春笑道:“不多不多,才要十兩。看著沒,我這個包裏有的是銀子,你自己來拿吧。”大和尚見白春像個白面書生,又那麽年輕,說話總帶著笑,以為是被他嚇怕了,把大斧往門框上一靠,過去就接白春的包。手還沒挨著包呢,“啪嚓”

的一聲,整個身了摔倒在地,弄了一身泥。和尚生氣了,爬起來掂過大斧,怒指著白春:“好小子,你敢耍笑於我,我就該一斧子把你劈為兩半!不過佛爺有好生之德,不忍心要你的性命,快快把包放下,我放你逃生。如若不然,就休怪灑家不客氣!”“大和尚,要銀子就過來取呀,站那兒叫喊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