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何用參禪堅定力但憑慧劍斬心魔(第6/6頁)

鐵凝笑道:“管它有沒人如此講過,能令人聽得懂就是好的。我覺得你說得很有意思,再說下去。”

褚葆齡那晚與劉芒說的不過是一時想到,自己也覺得還未說得十分透徹,回來之後,又想到了好些道理。鐵凝既然很有興趣聽她“說法”,於是她就接下去說道:“佛經中談到‘揮慧劍,斬心魔。’有十二字真言。這十二個字是:‘斬無明,斷執著,起智慧,證真如。’”

鐵凝哎喲一聲,插口說道:“你一說什麽真言,我又不懂了。你用你自己的話來說吧。”

褚葆齡笑道:“你別心急,我正要用自己的話來對你說呢。不過,佛經上既然有這十二字真言,我總應該把它先引出來,這才好發揮呀。”

鐵凝道:“好,那你就說吧。”

褚葆齡道:“俗語說:‘無明火起三千丈’,什麽叫做‘無明’,照佛經的說法就是貪、嗔、癡這三種念頭。何以有這三種念頭,我以為那都是只想到自己,而沒有想到別人之故。執著即是固執一件事情,我看也可以解釋為‘自以為是’——自己總是對的,別人總是錯的。‘無明’與‘執著’都是不對的,所以要‘斬’要‘斷’。斬了無明,斷了執著,就生出智慧來了。起了智慧,就可達到佛經上所說的‘真如’境界,也就是最完滿的一種境界。這後半段是佛經的說法。”

鐵凝又笑道:“你上半段講的,我聽得很明白,下半段講的又是太玄了。我不要聽佛經的說法,我要聽你的說法。”

褚葆齡道:“我以為‘起智慧’就是明白道理,什麽道理?最緊要的就是能分別大是大非,懂得有所應為,有所不為的道理。比如說,回紇侵略別國的土地,欺淩別國的百姓,於是老百姓就起來反對它。回紇不對,老百姓對,這就分出是非來了。咱們助師陀抵抗回紇,這是咱們應該做的事,咱們也做得對了。

“至於一些個人之間的恩怨與糾紛,那就不必計較了。只要大家做的是同一樣的事情,同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情,那就行了。舉眼前的例子來說,小承子和劉芒曾經打過架,現在大家來抗回紇,他們也就成為好朋友了,這也可以說他們是明白了道理,或用佛經的話說,他們是起了智慧了。如果一個人能夠揮慧劍,斬心魔,他就會有坦蕩的胸懷,心中可以消除諸般煩惱。我以為這就是佛經中所謂‘真如’的境界。”

鐵凝道:“好,你這一說,我可懂了。這麽說來,咱們最大的敵人還是咱們心中的魔鬼,一定要把它殺掉,是不是?”褚葆齡道:“不錯。你把這揮慧劍斬心魔的道理又發揮了一層了。”

鐵凝道:“齡姐,你真好。”褚葆齡道:“好什麽呢?你心地純真,‘心魔’比我少得多,我還要向你學呢。”

鐵凝道:“不,你比我明白道理。不瞞你說,我從前對你是頗有誤會的,你、你能夠原諒我嗎?”

褚葆齡道:“我從前對你不夠關心,做的事情也有不對的地方,以致引起你的誤會,我也該求你原諒。好在這些都是小事,照咱們剛才說的道理——”鐵凝立即接下去說道:“根本就不必再提了。齡姐,從今之後,你把我當作小妹妹看待吧。”

鐵凝以前因為褚葆齡既與劉芒相愛,又與展伯承表現得甚為“親熱”,對她是無甚好感的。經過這一番談話,誤會消除,對她轉而起了敬意。這一聲“齡姐”,確是出於她的內心的了。兩人並轡同行,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鐵凝道:“咱們趕上去。”揚聲說道:“喂,你們講完了沒有?是不是也在說慧劍心魔的道理?展大哥,算起來你是齡姐的再傳弟子,我是她的嫡傳弟子,你應該向我討教呢。”

展伯承笑道:“同出一師,那也就不分什麽再傳嫡傳了。咦,你們聽,前面似乎又在廝殺了。這回咱們是要揮利劍,斬外敵了。”褚、鐵二人趕上前去,果然隱隱聽得金鼓之聲。展伯承連忙吹響號角,給後面的隊伍報訊。

原來拓拔雄的大軍在距離師陀京都三四十裏之處,又碰上強敵,這是烏獲所統領的民兵,這支民兵約有二萬之眾,前鋒部隊是浩罕和三千獵人所組成的輕騎兵。正是:

振臂一呼齊奮起,民兵浩蕩掃強胡。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