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如何研究經濟史(第4/5頁)

中國歷史上,工商業在古代已甚發達,如南朝以下之廣州,唐代以後之揚州,此等城市,其商業繁榮之情況,屢見於歷史記載,多有超出吾人所能想像之外者。即如宋人所著《太平廣記》一書,其中所載瑣事軼聞,大可想見在當時中國各地之商業情況,足可打破我們所想像中國永遠留在農村社會之一假想。我們盡可說,中國工商業一直在發展情況下繁榮不衰,惟遇到達社會經濟物質條件足以滿足國民需要時,中國人常能自加警惕,便在此限度上止步,而希望轉換方向,將人力物力走上人生更高境界去。故中國歷代工商業生產,大體都注意在人生日常需要之衣、食、住、行上,此諸項目發展到一個相當限度時,即轉而跑向人生意義較高的目標,即人生之美化,使日用工業品能予以高度之藝術化。遠的如古代商、周之鐘鼎、彝器,乃至後代之陶瓷、器皿,絲織、刺繡,莫不精益求精,不在牟利上打算,只在美化上用心。即如我們所謂文房四寶,筆精墨良,美紙佳硯,此類屬於文人之日常用品,其品質之精美,制作之纖巧,無不遠超乎普通一般實用水準之上,而臻於最高的藝術境界。凡此只求美化人生,決非由牟利動機在後作操縱。又如中國人的家屋與園亭建築,以及其屋內陳設,園中布置,乃及道路橋梁等,處處可見中國經濟向上多消化在美育觀點上,而不放縱牟利上。我們治中國經濟史,須不忘其乃在全部文化體系中來此表現。若專從經濟看經濟,則至少不足了解中國的經濟發展史。

說到工業,中國歷史上有幾項著名的大工程,如秦以後的萬裏長城,又如隋代與元代所開浚之運河。此種大工程,亦莫不與國防民生實用有關。總而言之,中國人只注意經濟之必需。如此而有裕,即著意在人生美化上。雖中國民族亦具有偉大的制造工藝才能,但亦都不從牟利上著眼。故經濟之向上發展,雖同屬於一種物質方面的,而西方則偏在科學機械方面,中國則偏在藝術陶冶方面。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人生美化藝術化,亦屬仁義方面。科學與藝術,亦是一種義利之辨。至如核子武器之發明,則為一種大不仁。可見中國傳統經濟觀,均是一種人文本位道德本位者,重人生,不重經濟。經濟只以輔助人生,非以宰制人生。於是經濟發展,遂成為有限度的。

在中國古代有一書,名《周官》,亦稱《周禮》。此書實為中國古代一部奇書,猶如西方希臘哲人柏拉圖之著有烏托邦《理想國》。此書當屬戰國末年人作品。書中假托周代官制,有意把政治、社會、經濟、教化冶於一爐,是亦主張一種人文主義之經濟政策者。後人遂多疑以為乃周公著作。

後代曾有三位政治人物,想依照此書推行新政。一為西漢末年之王莽,一位南北朝時代北周之蘇綽,一位北宋神宗時之王安石。此三人中,結果二王推行新政都失敗,惟有蘇綽一人成功了。這因王莽、王安石皆在社會經濟條件較佳情況下,來推行周官政策,裁抑工商業太甚,以至失敗。而蘇綽則在社會經濟條件較不佳之情況下,來推行周官政策,故不見有裁抑工商業過甚之病。

此處亦可看出中國歷史進程中之一種中和性,不走極端,不為過甚。而同時亦見中國歷史傳統,本不專向裁抑工商業一方推進。過分裁抑工商業,必然將招致惡果無疑。若我們仔細一讀王莽、王安石兩人之政治失敗史,便可透悟此中消息。尤其當王安石時,一輩舊黨反對新政,此輩人亦多屬儒士,可謂與王安石在學術上仍是同一路線者。我們若仔細去讀當時那些反對派的言論,更可透悟出中國傳統思想中對經濟觀點之內涵意義之另一方面來。

近人粗治西方思想,震驚於王莽、王安石兩人之經濟措施,有些與西方意見若相暗合,卻不懂他們究竟為何失敗,於是盡罵中國人守舊,盡罵中國傳統輕視工商人,此等皆是推想失實。

根據上述,我將重新指出我以前所一再提及的,即中國歷史之渾融一體性。故我們要研究中國政治史,或社會史,或經濟史,只當在文化傳統之一體性中來作研究,不可各別分割。我們當從政治史、社會史來研究經濟史,亦當從政治思想、社會思想來研究經濟思想,又當從政治制度、社會制度來研究經濟制度。在此三者之上,則同有一最高的人文理想在作領導。循此以往,中國歷史之傳統與其特殊性,便不難找出答案來。

現在再論到中國經濟中幾項特有情況,有很多問題乃在西洋史中所未見或少見者,而亦遂為今日國人所忽略了。就中國人傳統觀念言,一個時代,若其物質上之積聚多而消散少,此時代即富而安,否則反是。在上如帝王之驕奢淫逸,而浸淫及於士大夫生活。又如政府之冗官冗吏,過量開支。對外則有防邊與開邊,或窮兵黷武。凡此種種,皆足以招致國庫空竭,人民貧乏。如漢武帝遠征匈奴,以為可以一勞永逸。但到末年,終不免有輪台之詔,自悔當年之措施。唐中葉以後,亦可說是因於有一種接近帝國主義之向外擴張,而招來國內之不安,乃至生出五代之黑暗時期。又因中國國防線太長,如宋代,如明代,皆因防邊而動用浩大之財力,耗散浩大之人力,亦為造成當時國勢衰弱之一因。又如河患與漕運兩問題,此亦為中國歷史所特有。黃河屢有泛濫潰決之患,歷代專設機關特命大員設法防治,耗費甚巨,常因此而激起社會的經濟危機。漕運乃指水道運輸糧食言,或運至京師,或供應邊防,或沿途分儲食廒,皆稱漕運。此亦為中國歷史上一大消費,皆因中國所特有之地理背景而引起。此黃河與漕運之兩大問題,在中國史書中,歷代均有詳細敘述。此兩事,每使歷代政府歲糜巨帑,耗費國家財力,不可計算。欲研究中國經濟史,此等特殊問題亦不可不一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