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如何研究歷史人物(第4/6頁)

又如三國時代,英雄人物層出不窮,大家各顯身手。可謂在此時代中人,必是各有表現者。然亦有無所表現,而被認為第一流人物,如管寧即其一例。管寧在當時,實是一無表現。但論三國人物,管寧必屈首指。他少時曾與華歆同席共讀,遇軒冕過門,歆廢書往觀,寧即與割席分坐。魏明帝時,華歆位至太尉,欲遜位讓寧,寧終不就。看來歆雖佩服寧,寧終不重視歆。史書稱其“雖出處殊塗,俯仰異體,至於興治美俗,其揆一也。”此亦孟子所雲禹、稷、顏回同道之意。其實管寧固可比顏回之不出,而華歆又豈得與禹、稷相提並論。要之,中國史家喜歡表彰無表現之人物,真是無微不至。論其事業,斷斷不夠載入歷史。但在其無表現之背後,則卓然有一人在,此卻是一大表現。這意義值得吾們深細求解。

又如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樂毅。他並不是不能有表現,卻又不想表現。後來劉先主三顧草廬,始肯出許馳驅。他在《出師表》中說:“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今且問,此兩語是否當時諸葛真意?我且舉其友作證,一是徐庶,他知諸葛最深,應亦是一有作為人。初事劉備,曹操獲其母,庶乃辭備歸操。雖仕至禦史中丞,然在歷史上,終不見徐庶曾為曹操設一謀,劃一策。其人便如此無表現而終了。又一人如龐德公,時荊州刺史劉表屢以禮延,不能屈,隱鹿門山,采藥以終。諸葛孔明常拜於其床下,可見其人亦非不能有表現,只是寧為一無表現人。徐、龐如此,故知若非劉先主三顧草廬,諸葛定亦永無表現如徐、龐。

我們當知諸葛《出師表》兩語中,全性命是大事。懂得要全性命,自然無意求聞達。中國歷史上此種無表現的人物,真是各時代都有。他們的本領,亦只在全性命。正以全得性命,所以成得一人物,而且是至高卓至偉大的人物。我們若能匯集起寫一書,即名“中國歷史上之無表現人物”。此書亦可有大作用,大影響,至少在闡發史心,宣揚文化傳統上,可有大貢獻。

此種尊崇無表現人物之傳統,又影響到小說。如唐人《虬髯客傳》,即是故意要描寫一個無表現之英雄。又如《水滸傳》敘述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開始卻有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此人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也是一無表現人物。《水滸傳》作者,把此一人閑閑敘在前面,真使後面忠義堂上宋江以下一百零八位好漢,相形減色。此種筆法,可謂與太史公《史記》三十世家以吳太伯為首,七十列傳以伯夷為首,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是能直探史心的一種大手筆,諸位莫輕忽過。

今天諸位也可說是各處在衰亂之世,不免有生不逢辰之感。然諸位一讀歷史,知道研究歷史人物,便知我們盡可做一不得志和失敗的人,或甚至做一無表現之人。這一時代是失敗了,但處此時代之人,仍可各自有成,並可有大成。只要人能有成,下面時代便可挽轉,不使常在失敗中。若人都失敗了,則一切完了,下面亦將無成功時代可期。孟子曾說:“禹、稷、顏回同道,易地則皆然。”禹、稷是有表現的人,顏回則是無表現的人,這只因時代不同。但不論有表現無表現,歷史傳統,文化精神,卻同樣主持在他們手裏。孟子又說:“人必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不為正是無表現。所以若時代不許可,我們盡可不強求表現。一旦時來運轉,風雲際會,到那時自有出來表現的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留得有人,還怕歷史中斷嗎?

昔範仲淹作《嚴子陵先生祠堂記》,末後兩句為“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有一人說,“德”字不如改作“風”字,範公欣然從之。上面說過,孔子四科,德行為首,而顏回、閔子騫、仲弓、冉伯牛那些德行人物,卻都是無表現的人物,故範仲淹以“德”指其人之操守與人格,但此只屬私人的。風則可以影響他人,擴而至於歷史後代,並可發生莫大影響與作用。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孟子亦雲:“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但孟子只言伯夷、柳下惠之風,卻不說伊尹之風,此何故?豈不因前兩人無表現,而後一人有表現?在事功上有了表現的人,反而對後世的風力少勁。因事功總不免要摻雜近時代呀,地位呀,機緣呀,遭遇呀,種種條件,故而事功總不免滯在實境中,反而無風,也不能成為風。惟有立德之人,只赤裸裸是此人,更不待事業表現,反而其德可以風靡後世。在嚴子陵本人當時,只是抱此德,但經歷久遠,此德卻展衍成風。故說“先生之德山高水長”之德字不如改風字,更見深義。否則有德之人,豈不成為一自了漢,與世無補,又何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