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如何研究歷史地理(第3/5頁)

上面當然是一種極粗略的敘述。古代北方,後來已被稱為中原了。所以中國歷史上之地理推拓,應列為研究中國歷史主要一項目。若我們亦如研究西洋史般來研究中國歷史,把此歷代區域中之地理背景,一一加以分別,逐地逐區,隔開來看。其人物性格,其社會風尚,其經濟榮枯,其文化升降,各方面均可發現出無限復雜,無限變動,並可有無窮妙義為前人所未加注意者。但更重要乃在中國如何能將此不同地域之不同的人文背景,不同社會,不同性格、嗜好、心理傾向與精神向往等多方面之人群,匯通和合,冶之一爐,使其同成為中國人,熔鑄成一個中國文化,展演出一部中國歷史來。

此事以往在中國,似乎不成一問題。但我們現在面對著一部歐洲史,看他們直從希臘以來,永遠是分崩離析,各自立國,互不合作。雖面對大敵,危機在前,其各地區之不能融和相協,依然如故。但中國何以能至於大一統,能將不同地區,不同性格,不同風習之人群,共同陶冶在同一文化系統之下,共同來創造此一歷史傳統?中國之地理擴展,並非如西方帝國主義憑武力來向外征服,而是一種自然的趨向於文化的凝聚與統一。因此,西方歷史看似復雜而實單純,其復雜在外面,而內裏則單純。中國歷史看似單純而實復雜,其單純在外面的形式,而內裏精神則實是復雜。西方歷史上之所謂英國人、法國人,只似一種化學單位。而中國歷史上之中國人,則似化學上一種混合制劑。

我要問諸位,未來世界人類前途究該永遠分裂抑宜融和相通?如果答案肯定在下一面,則未來的大同世界,應非采用中國理想走上中國人的歷史道路不可。正因世界上惟有中國人無地域偏見,無民族偏見,而能高揭一文化大理想來融通各地域,調和各人群。尤其是中國儒家能力持此一理想,並亦有以往歷史可為作證。如西方各自分開,各求發展,總會有毛病。如中國,統諸異,求一同,愈統會便愈復雜,愈融和便愈變化。若非細參中國歷史,諸位或許不易接受此說法。

今天的西方人,講歷史人類文化前途,似乎均帶有一種悲觀氣氛。其實西方人自有歷史哲學以來,便是帶有悲觀氣氛的。此話如何說起?如西方歷史哲學家黑格爾,他認為人類最後命運當掌握在日耳曼民族手中。此一觀念,便已是悲觀的。難道上帝特為日耳曼人來創造此世界的嗎?討論人類文化前途,自應高瞻遠矚,不應專著眼在日耳曼一地域與日耳曼一民族。此下馬克思的辯證唯物史觀,亦屬悲觀論調。他說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崩潰,共產主義社會必然興起,全世界無產階級必然有一天會聯合起來打倒目前的資本主義。至少此項觀念對西方來說是悲觀的。只因馬克思是猶太人,他本人對西歐文化本無切身痛癢,故由他說來,好像不覺是悲觀。猶如黑格爾是日耳曼人,他為自己民族自豪自吹,他看世界人類文化命定地要轉落在日耳曼人手裏,在他意想中亦不覺是悲觀。但由對方看來,則實際是一種悲觀。

今天的蘇維埃,把自己置身於西歐之外,他們崇奉馬克思,認為人類前途則必然在他們手裏,他們覺得是一種興奮,不感到是悲觀,也正如黑格爾給予日耳曼民族以一種興奮,而不覺其悲觀一樣。從前人不察此理,認為西方悲觀歷史哲學,自德人斯賓格勒始。其實當推溯到黑格爾。故我說西方人講歷史哲學,是徹頭徹尾有悲觀傾向的。若問其何以如此,則因其不能擺脫地域偏見,民族偏見,乃至階級偏見故。

當前英國文化史學者湯恩比的文化觀,亦是悲觀的。他以生物學上的刺激與反應說,來闡釋人類文化的發展。其實就近代西方文化言,他們的富強力,早足以征服世界,宰割世界。在他們外面,並不能有何力量來刺激他們。他們之病象,乃由他們內部生出,而非外界所給予。湯恩比並未能深切看出人類文化以前與以後之真問題、真症結之所在,故他列舉世界人類文化,乃至分成七八十種之多。可知湯恩比講人類文化,依然限於地域分隔,不能調和融通來看。若盡依此地域與民族之分割看法,則只在英倫三島,也可有愛爾蘭起來自鬧獨立。宜乎世界各地文化,永遠不能超出生、老、病、死之輪回悲劇了。更可笑的,是湯恩比將人類文化分成西方與東方兩部,而將今天的蘇俄硬派到東方來。其實共產黨鼻祖馬克思,原籍在德國,其血統則出猶太。逃亡倫敦,從事著作,他個人純系在西方環境中培養而成。他的歷史哲學,也全根據西方歷史作證。無論如何,共產主義不能算是東方文化中的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