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別(第2/15頁)

彭蒙、田駢、慎到,都以為萬物平等,各有所長短,若以人底知慮來評衡,那便違道了。故自身應當絕慮棄知,等觀萬物,無是非,無進退。假如有進退往還,亦當如飄風,如羽毛,如磨石,純是被動,能任自然而後可。知慮於生活上無用,所以不必力求,由此可見天下之尚賢為可笑。墨子底尚賢論也當排斥。從這理論發展出來,人間一切若得其法,雖然沒有賢智的人來指導也可以治理,結果,只要有了固定的法則,天下便治了。慎到被歸人刑名家就是這個原故。《荀子·解蔽篇》說:“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有法無賢,是稷下道家底一派。這種對於法底全能底態度是道家一派轉移到法家底樞紐。又,《荀子·天論》說:“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先後也是從《老子》底“聖人後其身”及“不敢為天下先”底意義而來。《呂覽·執一篇》述田駢對齊王說:“臣之言無政而可以得政,譬之若林木無材而可以得材。”也是《老子》“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底意思。可見法家與道家底關系。

還有從齊物思想引出農家一流底實行運動。這派假托神農之言,主張從事農業,自己生產,自己生活。社會分業是不對的,納賦稅給人君是不對的,物價有貴賤,交易用鬥衡,都不對。社會無論是誰都要工作,齊貴賤,同物價,泯善惡,一味以歸到自給自養,君臣並耕底境地為極則。關於這派底學說現已不存,《漢書·藝文志》有《神農》二十篇為戰國時代底著作,而作者不詳。《孟子·滕文公》出許行底名字,想當時這派底宣傳很用力,《神農》書也許是他們所用底至典。因為許行不主張社會分業,與儒家底王道思想不合,所以受孟子排斥。但《孟子》裏沒細說許行底思想,我們到底不知道他主張用什麽方法才能達到目的。大體說來,不外是道家底齊物思想底具體化吧。《呂氏春秋·審為篇》記:“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而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織,所以見致民利也。”這也許是戰國時隔農家所奉底經句。社會組織越嚴密,人必不能不分工,齊物主義底不能實行,乃意中事。齊物主義是教人再反到自然去過禽獸式的生活,雖然實現,未必是人生之福。

乙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管子》八十六篇相傳為管仲所作。劉向序說:“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蔔圭書二十七篇,臣富參書四十一篇,射聲校尉立書十一篇,太史書九十六篇,凡中外書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復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漢內府所藏篇教最多,依定本八十六篇算,其中重復篇數,總在四倍左右。現存《管子》分為《經言》、《外言》、《內言》、《短語》、《區言》、《雜篇》《管子解》、《管子輕重》八部,《內言》亡《王言》、《謀失》兩篇,《短語》亡《正言》一篇,《雜篇》亡《言昭》、《修身》、《問霸》三篇,《管子解》亡《牧民解》一篇,《管子輕重》亡《問乘馬》、《輕重》丙、《輕重》庚三篇,計亡失十篇。書中最古部分為《輕言》,但其中底文句有些屬於很晚的時代,從思想內容看來,不能看出是齊宣王以前底作品。並且書中底思想很復雜,新舊材料互混,看來不是出於一人底手筆。大概是稷下先生假托管仲底名字以自尊,而思想上主要的派別屬於道家與法家。故《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隋》、《唐志》列入法家。諸篇中最顯出道家思想底是《心術》上下篇及《白心》、《內業》二篇。《內業》解道底意義,《心術》、《白心》說依道以正名備法。這幾篇恐怕是稷下底道家所傳誦底道經。在《心術》上篇中可以看出由道轉移為法底傾向。如說:“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疏之體,謂之禮。簡物小未一道,殺僇禁誅,謂之法。”在另一段又說:“天之道虛其無形。虛則不屈,無形則無所位 [造字。“趕”去掉幹,加上“午”。]。無所位 [同上造字、],故遍流萬物而不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職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間之理者,謂其所以舍也。義者,謂各處其宜也。禮以因人之情,緣義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故禮者,謂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逾義之意也。故禮出乎義,義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殺僇禁誅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權出乎道。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這是明禮義理法皆出於道德,而此道德同體無間,其所以不同只在所舍及所以舍而已。《老子》以為“失道而後德”,這裏說道德無間,語辭上雖然有點不同,但終極的原則仍是道。“法出乎權,權出乎道”,這道是天地之道,不會有過失底,所以底下說,“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