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劉裕對南燕和後秦的北伐

東晉末年,劉裕率軍相繼攻滅南燕和後秦。這兩場戰事是南方政權對北戰爭的最高峰,主要表現在:(一)戰前綜合考慮了地理、季節、兵種、補給等諸因素,計劃嚴密周詳;(二)針對北方的騎兵優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抗手段;(三)從統帥到士兵都有較高的素質,紀律嚴明,作戰積極性高。這些因素保障了對燕、秦戰爭的勝利,且對南朝的戰爭形態、政治形勢產生了較大影響。

第一節 劉裕伐南燕

戰爭背景與劉裕的進攻部署

398年,北魏對後燕發動進攻,占領中原。部分慕容鮮卑在慕容德的帶領下渡過黃河,輾轉在青州立國,建立南燕政權。此後慕容超繼任為南燕皇帝,逐漸對東晉采取攻勢。

義熙五年(409年)二月,燕軍數次襲掠淮北,引起東晉邊境的恐慌。此時,東晉掌權的是以劉裕為首的北府軍人集團。次月,太尉劉裕宣布親自出征南燕,所率兵力主要是揚州禁軍和徐州北府兵舊部。四月,劉裕所部開始進軍。(關於此次戰役,可參考圖6)《宋書·武帝紀》:

圖6 東晉滅南燕之戰示意圖

(義熙)五年二月,(南燕)大掠淮北,執陽平太守劉千載、濟南太守趙元,驅略千余家。

三月,公抗表北討,以丹陽尹孟昶監中軍留府事。

四月,舟師發京都,溯淮入泗。[1]

這樣迅速地做出伐國之謀,在東晉南朝戰爭史上頗為少見。[2]慕容超襲擾東晉是一時心血來潮之舉,事先並無預兆。劉裕此次伐燕時,嶺南尚有盧循的天師道武裝,益州有譙縱的割據政權,晉軍頗有後顧之憂。但這也有一定積極作用,就是使東晉軍隊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動員程度,可以迅速轉入實戰狀態。劉裕伐燕的總兵力並不多,大概在三到五萬之間,但大都是經歷過對孫恩、盧循天師道軍及桓玄作戰的北府舊部,富有戰爭經驗,這也是晉軍能迅速參戰的重要原因。

劉裕伐南燕之戰的記載主要來自《宋書·武帝紀》及諸將本傳,以及《晉書·慕容超載記》。這些都是戰爭結束後的追記,戰爭開始前及過程中的諸多細節都被忽略,需要進行還原。下面就是這方面的初步嘗試:

四月,劉裕所部以舟師發自建康,經運河駛入淮河,繼續溯泗水北上,經過一個月行至下邳。在這段時間,南燕可能對晉軍的動向有所了解,但未必知曉劉裕志在滅燕的決心。因為晉軍也可能在邊境發動有限的襲擾,作為對燕軍進犯淮北的報復。晉軍艦隊到達下邳後,按照以往荀羨、桓溫等北伐的經驗,應繼續駛往彭城,溯泗水北上。由於行將進入雨季,河道水量充沛,晉軍艦隊可以溯流行至高平郡登陸,收復南燕占領下的魯中地區,逐步進逼燕都廣固(今山東省青州市);或者繼續經桓溫故道駛入濟水,直至距離燕都廣固百余裏之遙的渤海郡,從那裏登陸展開進攻。這種依托河道的戰術已經成為晉軍北伐慣例,不僅是因為艦隊可以攜帶大量後勤輜重,而且依托河道和艦船,可以抵消北方軍隊的騎兵優勢(桓溫伐前燕,在棄舟步行時遭遇敵騎兵的慘重打擊,就是這方面的教訓)。

但劉裕在下邳的決策,與以往北伐慣例完全不同:

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軍進瑯邪;所過皆築城留守。鮮卑梁父、莒城二戍並奔走。[3]

晉軍在下邳棄舟登陸,徒步沿沂水向北進軍。從下邳到瑯琊(今山東臨沂)之間,是魯南、蘇北的平原地帶;再向北是沂蒙山區(時稱大峴山),翻越山區之後,就是燕都廣固所在的魯北平原。劉裕這個反常方案,是綜合考慮晉軍後勤特點、戰區地形及兩軍兵種差異等因素之後的大膽創新:

首先,船行速度慢,受河道影響而路程較長,會留給燕軍足夠的備戰時間;如果燕軍采取阻塞河道等措施,將難以避免在平原上展開會戰。且戰場距離廣固尚遠,即使晉軍完勝,慕容超聞訊憂懼,感覺大勢已去,很有可能逃竄他國—向西可以逃奔後秦,向北過黃河可以投靠北魏,甚至有可能浮海北歸遼東。如果慕容超等策馬狂奔,離廣固尚遠的晉軍根本無力追及。

其次,是作戰地形的考慮。晉軍陸行至瑯琊後,乘南燕未及反應,能迅速進入大峴山地。山區地形陡峭、林木茂密,騎兵部隊難以展開沖擊,便於步兵行軍。燕軍騎兵只能在山地北麓的平原上等待晉軍。但出山之處距離廣固只有五十裏,晉軍一戰而勝,就可以兵臨敵都城之下。當然,燕軍也可能在山地據險設壘,阻擊晉軍。但雙方在山林間步戰,騎兵優勢無法發揮,晉軍勝算更大。再則,如果把決戰地點定在出山之處,萬一晉軍戰敗,也可迅速收縮回山地,據險阻緩慢後撤。這要比在平原上決戰失利容易處置得多。